中国是一个尊崇祖先的民族,宗祠家庙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每一个角落。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宗祠家庙也是遍及全市各区县。
宗祠家庙是中国传统的祭祀场所。然而,在宋以前,只有王室才有祭祀祖先的专用建筑,称为太庙或宗庙;民间祭拜祖先只能采用墓前祭祀的方式。直到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自此,各地才纷纷立庙建祠,祭祀祖先。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纪念祖先、弘扬祖德这个形式,宗祠家庙及其活动成为中国农村团结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学校,成为推动村落社会公建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者。 南靖塔下德远堂张氏家庙可说是漳州最典型的宗祠家庙之一。德远堂在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村南山坡,系张氏祠堂,故又称张氏家庙。始建于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后又数次维修。祠堂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二进二廊一天井,左右翼以对称东西向厢房,前有庭院和围墙,院侧向东开装饰考究的院门,门匾书“张氏家庙”4字。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祠堂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塘,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堂中正匾书“德远堂”3字,堂内存有历次重修碑5方。德远堂处于苍松翠柏、石阶曲径环抱之中,与周围方形的、圆形的生土楼民居相互映衬,构成了独特奇异的景观。 最令人称奇的是德远堂前面两侧有清以来留下的19根石旗杆,冲天而立。这些旗杆原为本村族人中进士拜官“竖旗拜祖”所立。民国后改制,为百岁老人或为在海外经商、发家致富后对家乡祖国作出显著贡献者的表彰。旗杆上雕龙刻字,嵌大斗、小斗,还以圆雕细小的石狮、笔尖等置于杆尖作饰,制作精致,颇具特色。一处祠堂前就聚有如此之多的石旗杆,实属罕见。而像张氏家族不仅建立起自己的宗祠家庙,而且在祠前建立旗杆群,实在是一个大胆而新颖的创意。张氏族人,现在有许多在台湾省乃至东南亚各国。台南也有德远堂,依此规制而建。 漳州旧城区内的比干庙林氏大宗祠也是一处典型的宗祠家庙。比干庙林氏大宗祠在芗城区华南小学内,南临洋老巷,北接振成巷,祠内供奉林氏始祖比干,系漳州7县林姓氏族合建,为漳邑林氏祭祖之所,也是接待本宗族赴考往来生员的场所。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的痕迹,可见原规模甚大。宗祠确切建筑年代已无考,经专家根据主殿实物与结构分析,鉴定始建于宋代,因清末曾修缮,因此也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 此外,长泰县的叶氏追远堂和杨氏大宗祠、颜氏家庙,华安县的蒋氏宗祠,漳浦县的海云家庙,平和县的吴氏宗祠等,也都是漳州有名的宗祠家庙。 宗祠家庙作为古代民间建筑专家的杰作、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选址之用心,设计之巧妙,规模之恢弘,构建之缜密,用工之精细,含意之深邃,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宗祠家庙既有举行祭祀和其他活动的实用功能,又有教化的、艺术的和审美的等方面的文化功能,其建筑往往体现着“天人合一”、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思想。 宗祠家庙外观通常是朴素型合院式,有单殿式、双殿式和三殿式等,其格局大小常受宗族大小、官位高低、财富多寡而定。清朝对于宗祠家庙的建制有较严格的规定,几品官、几开间、几台阶,都有一定的规格限制。宗祠家庙中的彩绘,从门神、梁枋到雀替等,除具有保护木构材料及装饰美化的作用,往往通过一些忠孝节义故事的描绘,体现传统的道德思想观念,也寄寓着族人对于幸福美满、平安和睦的愿望。宗祠家庙通常是额有匾、楹有联。从匾额题字中,可以看出各姓的家风与科名。门柱上的楹联,多是请文人雅士或当代显宦撰写的,它与匾额题字一样,是构成宗祠家庙文化景观的一大要素。宗祠家庙内悬挂的历代祖先画像,被称为“喜神”,常以身着官服或大礼服入画,也是弥足珍贵的家族文物之一。 一幢幢古代宗祠家庙都有值得人们鉴赏和品味的高超建筑技艺,精湛工艺美术以及堪称上乘的书法珍品和寓意深刻的文学典故等,令观者遐思万千、感叹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座宗祠家庙都是一部值得精读细研的传统建筑文化艺术的教科书。
闽南宗祠弘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