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族人:大家好!
今天,我们大家,无论男女,年长年幼,辈分高的,辈分低的。都是入川始祖惠吉公的后人,我们今天到这里来,都是为了一件共同的事情,就是祭拜入川始祖惠吉公。现在请大家面向惠吉公祖坟肃立: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下面我先就清明会的有关问题给大家讲明一下。我说了以后,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意见,就提出来供我们大家商量、研究、采纳。以便使我们今后每年的清明会长期办下去,越办越红火。办出我们杨家的气派,为杨姓家族增光!
今天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从2003年的清明前的4月2日为惠吉公垒坟、立碑、祭拜到现在已经5个年头了。也就是说已经办了4次清明会了,这四次清明会,因为有大家热情支持和慷慨资助。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也出现很多难处。比如说,怎样办,办多少等问题。很使承头的人作难。办少了,人来多了,不好解决;办多了,人来少了,也不好解决。这几年这两方面的难处都遇到过。这确实使承办的人感到作难。去年也就遇到办多了,人来少了这么一个问题。计划每人8块钱,办了30桌。结果只来了十多桌人,差了一大截。钱用了,人没有来。用去的钱怎么收回来?当时确实使承办的总老辈子杨大华心焦难办。好在这个时候,杨昌煜慷慨地站出来撑起,让大家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自愿资助一部分钱来解决后,不够部分差800元,由他全部承担,才解决了这个难题。由此,我们承办的人得到了这么一个启示,今后就照这个办法,每年由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并具有奉献精神的高风格的人来承担这个资金凑不够的风险,就把这个难题解决了。我们设了一个登记簿,从今年起。每年清明会,哪个资助了好多钱,不管多少,大小都体现了我们每一个族人的心愿和风格,都记在登记簿上。这样,就像庙子上的随喜功德一样,各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资金状况,随便自愿伸贵手,作出自己宝贵的贡献。我想如果先人们有在天之灵,他们一定会保佑我们这些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的后人平安幸福,兴旺发达的。后来的人,看到了大家作出的宝贵贡献,也会衷心地尊敬和爱戴大家的。去年是杨昌煜承担的,今年是杨大华,明年据说是杨宗和已经主动报名承担了。我想后年,也就是2009年嘛,我已经和我大哥说好了,我们新市那边,现在就只有我们一家人,由我们出面承担。以后又由哪些人出面承担,就请愿意的在杨大华那里报一下名,好做安排。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出面承担的人,只担风险,不享受盈利。也就是说,会办下来大家资助的钱收起来出现了缺口,就由承担的人付出。收起来的钱有余就归公,留做会上其他开支,不归出面承担人的所有。这就体现出我们出面承担风险的人的高风亮节,不是为了来贪图大家便利的小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下面根据一些族人的建议,讲一下我们杨姓族人应该与时俱进,遵纪守法,争作良民,不做有损人格,辱没杨姓自古以来遗传下来的清白传家的良好家风的事。牢牢记住我们家谱辈分排行上说的“宗枝绍祖德,学尚佐家帮。清白传后裔,世代常留芳。”我们杨姓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大家族,共有5000多万人,在全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占第六位,在有姓以来近3000年的历史中,谱写出了很多光辉灿烂的篇章。希望不要在我们这些族人中出现有辱家风的败类。我想我们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点我就这样简单的提示一下,请大家回去以后同全体族人一道,好自为之。
另外,就是讲一下关于续修族谱的事。我们原来的族谱,已经是将近百年前修的了,到现在已经有四五代人没有上族谱。2003年经我发起续修以来得到了大家的热情支持和回应,通过杨大华高祖历尽艰辛,走村串户,骑自行车越州过县,奔波于遍布在四面八方的原谱所涉及到的后人之间,尽可能多地收集,抄写,整理,现已经基本完成了续修的资料,交我编排修定,已交四川科技出版社的杨佛章老前辈的出版付印。估计明年清明会时就可以发到大家手中。这次续修,既保存了原来的内容,又新增了近百年的能收集到的四五代人。原来的序言是文言文写的,有的人看不懂,这次我们大哥又把它翻译成了白话文,一般都能看懂了。因为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又是百年来才续修这么一次,对于一个有点家族意识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一个传家宝。因此,我们想还是把它整好一点,搞成精装的,又美观,便于携带,经久耐用。费用可能就20元左右一本。请大家回去给那些今天没有来的写上了族谱的人说一下,到时以便大家都领回去。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印刷族谱需要先垫近两万元。这里说的意思是,看有谁能慷慨解囊出来垫支一部分,待以后把谱发出去收回资金再归还。
我要讲的就这些了。下面请杨大华总老辈子把去年清明会大家资助的情况给大家公布一下。今年还是那个办法,各人自愿,主动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随便资助一点,多少不限。记在登记薄上,明年又作公布。
好。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