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杨 成 武 题 词
序 言 ……………………………… 1
上 篇
古 代公 谱 世 系 ……………………………… 7
弘 农杨 氏 源 流 ……………………………… 10
弘农杨氏世系简表 ……………………………… 14
弘 农杨 氏 世 系 ……………………………… 17
华阴潼关杨氏墓群 ……………………………… 36
弘农郡的历史沿革 …………………………… 43
汉太尉杨震及其家族 …………………………… 45
杨 震 的 家 风 ……………………………… 52
杨震廉诫“四知”………………………………… 54
杨震过洞庭湖………………………………… 56
杨状元(升庵)《教子家书》 ………………………… 57
古代杨氏家谱的形成 ……………………………… 58
下 篇
谱 序 ………………………………… 59
弘农华阴“四知堂”秉公世系简表 …………………… 71
谱 序 诵 …………………………………… 73
排 行 字 派 …………………………………… 75
族规﹒家训﹒家规 ……………………………… 78
规 戒 训 诂 ……………………………… 81
家 训 格 言 ……………………………… 84
规 戒 座 右 铭 ……………………………… 84
上 富 公 支 系 ……………………………… 85
上 贵 公 支 系 ……………………………… 117
上 福 公 支 系 ……………………………… 131
上 禄 公 支 系 ……………………………… 145
上 才 公 支 系 ……………………………… 148
附 录
四川省宜宾县徐家陈河村小屋基《杨氏族谱》编委 ……… 246
宜宾县徐家小屋基杨氏散居图 ……………………
家 神 榜 ……………………………… 247
神 榜对 联 选 录 ……………………………… 248
供 神 ……………………………… 249
清 明祀 祖 告 文 ……………………………… 250
修 谱 倡 议 书 ……………………………… 251
《杨氏族谱》资料征集整理提纲 ………………… 253
修 谱 记 事 …………………………………… 255
活 动 纪 要 ……………………………………………… 255
人 口 统 计 ……………………………………………… 258
经 费 收 支 ……………………………………………… 258
捐资及颁发《杨氏族谱》名册 ………………………………258
结 束 语 ……………………………………… 261
修 谱 后 记 ………………………………………264
立 碑 记 ………………………………………268
谱史立碑传子孙 ………………………………………271
遗训万代 光照千秋 ……………………………… 272


内容太多!完整内容请下载附件!!

弘农华阴四知堂杨氏族谱





序 言

“饮水不忘挖井人,吃菌牢记树蔸恩。”这是少年时先父令抄族谱时对我的谆谆教诲。壮年研读,才发现抄本所记不但残缺不堪,而且世系中断、支脉混乱,即使是近房也难理齿序,更别说搞清我族上川前后的历史全貌了。痛心疾首之余,决心着手清理本房(上富公)支脉。七九年,终于从显光处寻得一谱抄本,助了我一臂之力。经过数月努力,基本理出了两个支系(上富公、上才公)的脉络,从中可窥出我族发展的历史轮廓。其间感慨颇多,至于备受之艰辛,饱尝之劳苦自不待言。曾吟诗一首,抒发当时的心绪。诗曰:
风云变幻逐波澜,嗟叹族谱遭劫难。
碌碌随涛忙不迭,庸庸度日急辛艰。
堂前父母无暇顾,远世祖妣何心牵?
水有源头树有根,几多儿孙怀烈先?
世代勋业史册中,岂容吾辈付之东!
显光存心珍残片,显明立志传谱宗。
流水千里归大海,回雁兼程溯旧宗。
吾氏根苗当谨记:“家祭勿忘告乃翁”。
糜纸残字金不换,伏案浏览倍心酸。
寻根究底查资料,追本求源稽史篇。
族章谱籍始复目,宗支脉派永绵延。
有德后裔遵祖训:“流传万代知根源”。
自那以后,我常拿出来研究、推敲,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也有疑点发现;每一次都感到不满足而留下深深的遗憾。深入研究杨姓历史,全面整理我族家谱的强烈愿望与日俱增。九六年七月,一个偶然的机遇,我有幸读到了贵州毕节市杨大刚主编的《杨氏族谱》,令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兴奋不已,推动了我把愿望变成现实的步伐。接着便有了九七年的《修谱倡议书》和宗亲们的积极响应、参与。
古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县之有志也”。谱记一姓之渊源,史载一国之兴衰,志叙一方之全史,缺一不可。关于修好、用好族谱,不少帝王有过圣谕,孙中山先生、毛泽东同志也作过重要论述。升平盛世,修志续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族谱可以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别长幼。通过修谱,我们可以寻根访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风,光大前人业绩,传我杨氏清史;沟通了解,增强凝聚力,激励来者忠诚为国,正直为人。
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炎,即炎帝,号神农氏;黄,即黄帝,号轩辕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得其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姓为首。”从黄帝到周朝的姬昌(文王)、姬发(武王)、叔虞(yǚ),均为姬姓。周成王(武王之子)封弟叔虞于唐,故名唐叔虞。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62年己卯,封叔虞次子杼于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是为杨侯。自此,以邑为氏,遂由姬姓改为杨姓;姬杼即杨杼,是我杨氏肇(zhào,开始)姓之始祖也。及至东汉杨震(第三十五代)、杨秉、杨赐、杨彪、一门四世三公,为国家、为民族,殚心竭智,贡献卓越。此后更是栋梁之才辈出。三千多年来,杨姓子孙遍布九洲,延伸海外,支派众多,从始祖至今,历传百代,繁衍迁徙,悲欢聚散,记录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光。
此次编修的《杨氏族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吸取了各地杨氏族史研究的精华,借鉴了毕节杨大刚主编的《杨氏族谱》;内容包括《古代公谱世系》(从轩辕黄帝至唐叔虞)、《弘农杨氏源流》、《弘农杨氏世系》(从杼公到第三十九世——三国北魏主簿杨修)、《汉太尉杨震及其家族》、《杨状元(升庵)<教子家书>》等。下篇以宜宾县徐家陈河村小屋基上川五房祖裔孙所藏谱抄本为蓝本(极为遗憾的是未能联络上四房祖上禄公的后嗣参加),经过考证校订、补充续写而成。另外,增写了《族规家训》以应教化之需,编织了《世(支)系简表》,以供查找方便。
此次修谱,一改传统观念,女子也一应入谱,以体现男女平等之要旨。
针对我姓世代深居乡村缺少文化的现状,编修力求通俗易懂,谱稿的形成务要仔细推敲、认真考证,尽可能做到完整准确、持之有据。凡遇伪讹(é)之处,能正则正,不能正则保留原样,且以“【 】”考究分析、质疑评说;对有关的历史掌故、地理名词或生僻的字词,则用“( )”加以条文解说注释,或用汉语拼音注出读音;若有缺字或遗漏,则在该处以“□□”留出空白;同时用标点断出全文句读,以便于阅读;时间的表述,采用传统的纪年法,即:朝代、帝王、帝王年号、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地支时,并用阿拉伯数字在“( )”里注明公元年月日时,省去“公元”二字,但公元前则在数前加上“前”字。如:远祖杨伯侨“诞生于周安王五年甲申岁(前397 )七月十五日午时”, 上川始祖杨成贤“诞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一年壬子岁( 1672) 十一月三十日戌时”, 杨光鉴“生于庚戌岁三月二十三日(1970·4·28·)子时(23:09)”。
族谱面世,夙愿终于得偿,重负已释,心情畅快。唯望吾族子孙善加利用,妥为珍藏;勿忘“四知”门第德教,永葆“清白传家”遗风。但愿子子孙孙枝繁叶茂,世世代代德厚流光。

杼公第九十九代孙 杨显明
一九九八年七月五日

修谱倡议书
各位宗亲:
你知道你为什幺姓杨吗?你知道你的根在哪里吗?你想了解杨姓的历史吗?
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我杨姓始于春秋周天子的分封,传至汉代杨震,一门四世三公。而我始祖讳成贤者,自康熙帝五十五年(1716年)携富、贵、福、禄、才五房祖自湖广郴州府桂阳县长宁乡到四川省叙州府宜宾县宣下乡小屋基创业以来,繁衍生息,已历十二代二百八十余年。远祖上富公虽曾撰写谱序,此后又曾修过一次谱,但终因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族谱已不复完存。一脉宗亲,聚散何凭?子孙后代何处去问祖,哪里去寻根?长此以往,吾氏子孙岂不成了断线之风筝,大海之孤舟吗?诚若是,我等将何颜面对列祖列宗?又怎么向子子孙孙作出交代?宋代欧阳修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们甘作杨门的不肖子孙吗?为此,我们严肃地向族人发出倡议:为抢救和重修族谱,积极行动起来吧!
古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县之有志也。”谱记一姓之渊源,史载一国之兴衰,志叙一方之全史,缺一不可。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曾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国档会字(1984)7号文件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有重要价值。”族谱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已不言而喻了。
族谱可以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别长幼。通过修谱,我们可以寻根访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达前人业绩,传我杨氏青史,沟通了解,团结族人,激励来者,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修好族谱,为子孙留下一笔永久享用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当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威望和声誉如日方升;国内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升平盛世,修志续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近年来,修谱工作在全国方兴未艾,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过辉煌篇章、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旺族——杨氏的子孙,我们能落伍吗?所以我们决定重新整理和续修族谱,希望能得到合族宗亲的热烈响应、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
现在,修谱筹备小组已经成立,我们希望能在一两年内完成这一宏愿,将新谱刊印成书,交各宗支永远珍藏,代代流传。以此告慰列祖列宗。我们建议:
1、由五大房各宗支推选出能代表该支派的既有威望又有能力,既无私心杂念又乐于奉献的人组成小屋基杨氏修谱领导小组,统揽修谱工作。
2、各宗支还应成立修谱工作组。在修谱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修谱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务请各位宗亲积极宣传修谱工作,广泛联络族人,努力搜集资料,为修谱贡献一份力量。
有关事宜请与下列宗亲联系:
杨显明:
(工作单位)四川省珙县中学校 电话:4321212
(家庭住址——通讯处)珙县珙泉镇第二幼儿园 电话:4323898
邮编:644500
杨显禄:
杨显高:宜宾县观音镇徐家陈河村三丘社 邮编:644604
杨光武:
宜宾县徐家小屋基杨氏修谱筹备小组
丁丑年(一九九七年)清明

********************************************************************************************************************************

内容太多!完整内容请下载附件!!

弘农华阴四知堂杨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