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杨氏研究专家撰文说,杨家将的祖籍是陕西麟州,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杨业的父亲祖居麟州。如果上朔杨家将的祖先至四川、贵州、陕西,那就太遥远了,祖籍定位不确切,脱离史实,人心不服。杨家将从杨业及后代儿孙,一直战斗在山西省境内,杨业和余太君成亲的杨府在太原,七儿两女的出生地均在太原。后来他们生活战斗的古战场三关、金沙滩等名胜古迹都在山西境内,杨家将发生的壮丽的贡勋和所遭遇的不公,都发生在山西。所以说,山西省的杨氏文化中,杨家将文化是主题,而杨业父亲杨信所居的麟州杨氏文化,只不过是田园文化、堡垒文化和土豪文化而已。

杨业是那里人呢?我们习惯于籍贯写父亲和祖父的居住地,那么杨信的祖先是从贵州来的,那否写贵州呢?我国汉民族传统是盘三辈。现在的杨家后代,他们不说麟州人,也不说是开封天波杨府人,只说是代县杨家将。
杨业为国捐躯后,宋太宗下诏褒邱,说他"挺胧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这句话证明杨信祖籍山西,理由是当时的麟州属河东(山西)管辖,到五代十国时才属北周管辖,定位于陕西。而我国杨氏历史研究专家说,山西是指太行山以西,胧为六盘山一带,宋朝皇帝也不可能没有地理知识,将杨家将贬到六盘山,杨业及儿子们当时根本没有打到六盘山一带,他们只是对抗辽兵的侵略,坚守三关。在山西打仗的杨家将怎么能成了六盘山上的雄才?宋时的杨家将确实是当时和现在山西境内的茂族,而麟州当时属于河东路(山西)管辖,说杨家将是山西之茂族,符合历史和现代的实际情况。《元曲选》中写到,杨六郎自喻:"祖籍河东人氏",河东即现在的山西省境内,这句话是有其来历的。
《东都事略》和《宋史》提得很明显,都说杨业是"并州太原人",五代至宋朝时,"太原"和"河东"是具有同一涵义的名词。
乾隆刊《保德州志》卷六说:"杨业,太原人"。
《西陉草堂》一书中指出,火山王杨信活动在山西的河曲、保德,五代至宋时,河曲、保德属太原府管辖。
杨信从一届土豪成为麟州刺史,先是自任的,后经北汉认可。刺史一职,必有其府,杨信在麟州(神木)建府在北汉年间。后由杨业弟杨重勋继承,而杨业随北汉刘知远迁到太原。
天封天波杨府,不是代县杨家将后只的遗产,是国家的古文物,杨家将文化,是大众文化。关于说杨家将的祖籍在那儿都无妨,关键是,发扬和传承杨家将的精神符合时代潮流,是我山西省杨氏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山西省内大多数杨氏后人是杨家将的后代,由我们自己来发扬光大,比任何外姓外族人乱说乱编更有说服力。
杨氏源于山西,盛于华阴。全球杨氏强烈要求体现"天下杨氏一家人",用统一的族谱和标准将于下杨氏维系在一起,我们只能上朔到晋国的开国公---唐叔虞那儿。大多数的杨氏历史专家都认可杨伯桥,他以后的世系不断,是最有说服力的杨姓始祖,杨氏最早的家庙,是晋祠,杨氏最早的国度,是山西省的洪洞,古代杨氏另两支,天水氐族杨氏和河东杨氏,他们的上祖和杨伯桥是一家,他们的国度也是洪洞,以国为姓,以邑为姓,都在洪洞县发生,那里是世界杨氏恳亲的最早终点。
山西省是杨氏人口最多的大省,也是杨氏最早的发源地,在山西省洪洞县举办杨氏恳亲,统一世系活动,体现"天下杨氏一家人"的愿望即将实现。我们有责任传承这一宏伟而隆重的事业

----山西省杨氏文化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