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考史料,杨姓世系的形成可以分为始祖论和世系创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祖论述。论述杨姓始祖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西汉杨雄(《辞海》注:杨雄即扬雄)在其《反离骚》赋首提出了伯侨始祖之说。从汉唐至北宋之前,历代名人、学者所写杨姓碑文墓志,均尊伯侨为始祖,有的还据杨雄提示的“周氏”(周朝姬姓)和“汾隅”(山西占晋国的汾河之滨)这两个要点,上溯到了唐叔虞、周武王,直至黄帝。另---一个是东汉班固,他在《汉书》中写了《扬雄传》。他从典籍中找不到伯侨扬侯之名,于是杜撰了“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之说,并说这扬侯被晋国六卿逼逃去了楚之巫山。班固之说受到了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反驳和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的讥讽,说他“谱牒疏谬”。班固之说形成误导,干扰了杨姓寻根的大方向。第二阶段,创建世系。北宋时期民间大修族谱,北宋三杨(杨大雅、杨绘、杨偕)据扬雄和班固之说,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找到了羊舌氏字?(月+八+十,读xi)(叔向)羊舌石(食我)父子食采于羊舌邑的杨氏县(山西洪洞亡于晋国的姬尚父的古杨国),楚国大臣艿启疆称其为杨?,杨石(见《左传》)。杨偕认定伯侨是晋武公之子,是羊舌的高祖,因而创建了杨姓的古代世系,羊舌世系,同时创建了华阴杨姓世系。联接杨雄的始祖之说和杨偕创建的羊舌世系,以及华阴杨姓世系,中华杨姓便有了一个以姬伯侨为始祖的完整的杨姓祖源世系。北宋长于史学的吕夏卿说,自秦始皇“灭公卿世家”(含焚其史籍)以后,历史藏书中的“谱牒淆乱,十无一二”,而“杨氏旧无正谱”。由此可见,北宋三杨尤其是杨偕对于杨姓祖源世系的形成是有贞献的。但是,北宋三杨的杨大雅和杨绘并不以伯侨为杨姓始祖,杨偕也有把杨姓之源挂靠到尚父杨侯名下之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班固之说对杨姓寻根的干扰。此外,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说明。
现抄录杨雄和班固的始祖之说以及北宋三杨的寻根之论,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树立伯侨始徂的地位和理顺杨姓源流。
一、杨雄的始祖之说
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前18年),西汉义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反离骚》赋一篇以吊祭屈原。他在赋首自报家门(自序、自叙),然后是长篇惋叹屈原溺亡之词。他自我介绍说:“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应劭日:蝉嫣,连也,言与周氏亲连也。刘德日:鼻,始也。师古曰:雄自言系出周氏,而食采于杨,故云始祖于汾隅也)。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扬侯(应劭日:谍,谱也。言从伯侨以来,可得而叙也)。淑周楚之丰烈兮,超既离乎皇波(应劭日:淑,善也。言去汾隅从巫山,得周楚之美烈也。超:速也。晋灼日:离,历也。皇,大也。师古日:言其先祖所居,经河及江也。江河四渎之水,故云大波也)。因江潭而往记兮,钦吊楚之湘累(苏林曰:潭,水也。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日湘累也。师古曰:记,书记也,谓吊文也。言因江水之边而投书记以往吊也。钦,敬也)。”上面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我是周朝姬姓的后裔,始祖伯侨出自汾河之滨,他虽被灵宗谥之为侯,忝居末流而已(“流于末”应是“末流”一词的文言倒装写法,有如“位于首”是“首位”一样的表述。“末流”无贬意,是面对先贤屈原之自谦)。先祖以周楚丰烈之地为善,迅即经河(黄河)及江(长江、岷江)而迁徙。我今向江流中投下这篇赋,敬吊您这位屈死的先贤。扬雄之赋不是姓氏专著,他的始祖之说很简略,一方面指出了几个要点:周氏,汾隅,扬侯;另一方面又有几个难点:灵宗,流于末,扬侯。世不知伯侨的父祖是谁,因而不能使伯侨归周归晋,即不能确定伯侨在周、晋世系中的位置,在其他任何典籍中连伯侨的名字也找不到。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想象、推测的空间。
二、班固的杨姓祖源之说
杨雄去世十四年后,班固出生。班固(公元32年一92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历二十余年,修成《汉书》。水元元年(公元89年),从人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后宪因擅权被杀,他受牵连,死于狱中(见《辞海》)。班固菩《汉书》,集杨雄之赋写了《扬雄传》,传首说:“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师古曰:采,官也,以官受地谓之采地),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师古曰:别,谓分系绪也)。扬在河汾之间(应劭日:《左传》: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扬,今河东扬县)。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晋灼曰:汉《名臣奏》载张衡说云:晋大夫食采于扬,为扬氏。食我有罪而扬氏灭。无扬侯,有扬侯则非六卿所逼也。师古曰:晋说是也。雄之自序,谱谍盖为疏谬。范、中行不与知伯同时灭,何得言是时逼扬侯乎)。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
班固生年与杨雄相去不远,他对杨雄的生平还是有所了解的,他说杨雄的先祖由巫山溯长江而上,迁巴江州,又溯岷江而上,在四川郫县定居,但他对迁巫山之杨雄的先祖竞直指扬侯,这就不对了。上文括号内的文字是东汉张衡(比班固小46岁)和唐代颜师古等学者所作的注释。张衡说晋有扬氏大夫,无扬侯,有扬侯则非六卿所逼。颜师古肯定晋灼引用张衡反驳班固的说法是对的:“晋说是也。”并说:“雄之自序,谱谍盖为疏谬。”这是说,以杨雄的自序相比,班固所写杨雄之祖源谱谍是疏谬的。《辞海》注:盖,推原词。这是师古用一个“盖”字对杨雄自序与班固谱渫由此及彼所作的推断。班固把伯侨放在“周衰”期里去“或称侯”。周衰期历时514年,包括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平王继位一前256年周朝火亡)。他把逼扬侯逃楚巫山,定在晋围六卿争权时期,这个时期也有127年(从公元前496年晋卿中行氏、范氏反叛晋国,到前369年晋国灭亡)。伯侨“或称侯”和逃楚巫山,时间跨度很大,没有一个准,可早可迟,游移不定,似有若无。这样含糊混乱的谱喋,不忠于原作,背离了杨雄自序的本意,受到张衡的反驳和颜师古的讥讽,理所当然。
班固之文疏璎之处还有:(一)他以朝代名为伯桥冠姓,叫周伯侨。又说伯侨是从采地为姓,姓扬,一人两姓。但又承认:“不知伯侨,周何别也。”他连伯侨是从周姓的哪一代分离出来的都茫然不知。(二)伯侨是谁的支庶,也不得而知。(三)周朝有“或称侯”的人吗?只有伯侨一人“或称侯”,可谓空前绝后。在班固笔下,横空出世的伯侨既姓周,又姓扬,又“或称侯”,有如齐天大圣孙悟空。称侯立足未稳,就被晋国六卿逼逃去了巫山。逼逃之说,纯系杜撰。(四)说“扬氏或称侯”,这是有姓在先,称侯在后。这个继承父祖之姓的伯侨还能是杨姓始祖吗?综上所述,可见班固之说不可信。
三、杨大雅的祖源之说
杨大雅(公元963年--1033年),进士出身,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著作颇丰。欧阳修娶其十八岁的女儿为继室。大雅32岁(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为新昌县知事时曾作《杨氏族谱序》,《谱序》叙述杨姓祖源说:“杨氏本姬姓也,其一族从扌旁之扬,周之支子封于扬,号扬侯,后为晋所灭,散于四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日: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杜预注云:八国为晋所灭,是其证焉。汉扬子云,盖其苗裔也。其一从木旁之杨,晋文公族,为晋大夫,号羊舌大夫。至肸(读xi),字叔向,食邑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杨食我,名石,始以邑为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食我,是其证焉。食我因助祁盈党,为晋所灭,子孙逃遁华阴山谷。战国时,章始出。故凡华阴杨氏,皆祖章也。”
写《谱序》的北宋三杨中,大雅年最长,他是从晋史中寻根的第一人。上段寻根文字可贵之处是把华阴杨氏与山西晋国的羊舌氏挂上了钩,与杨雄所说“或鼻祖于汾隅”相符。但他受到班固之说的误导,竞把“扬”、“杨”说成是各有祖源的两个姓,从而开除了杨雄的杨姓族籍,使后人忽视了对扬雄的始祖之说的研究。他继承了班固的逃遁之说,但没有研究出逃遁者是何人。他把战国时期的杨章定为华阴杨氏之第一世祖,带有随意性,因为畅章有父有祖。后人更把杨章说成是攻楚有功的华阴侯,说他是“秦左庶长”。查阅《秦本纪》,没有“左庶长杨章”,只有秦惠文王时期的“庶长章”,攻楚立功后被秦武王派往魏国去执掌军事。他本是秦国公子,姓赢,卒于魏,史称魏章,后人误把杨章代魏章。
四、杨绘的祖源之说
杨绘,四川绵竹人,进士出身,官至知谏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天章阁待制。杨绘属杨氏靖恭房,他在《杨氏血脉图序》中说:‘历考传记杨姓者,凡三族,本源各异。其一出于蜀,秦汉未通,已有蜀人杨伯侯者,兄弟号王,丁力士凿开剑门,至汉杨厚有名,当世拜侍中,赐车马还乡,累征不就,谥曰文。今蜀多杨姓,皆其宗焉,此乃出于蜀之杨姓也。其二皆出姬姓,周宣王时,伯侨封于杨,号杨侯,后世为晋所灭。左氏传: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杜预注云:八国为晋所灭,是其证也。杨侯子孙散居四方。以扬为姓者,字本从扌,东汉(应为西汉,录者注)扬子云雄,则其宗也。唯绘家所传谱,出于华阴之杨,本晋之公族。羊舌职为晋大夫,生四子,第二子?(月+八+十,读xi),字叔向,食邑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食我,名石,始以邑为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食我,因助祁盈党,为晋所灭。叔向子孙有逃于华阴仙谷中,姓杨氏。至战国时,名章者始见于世,其后谱序甚明。凡华阴杨氏,皆其苗裔也。今以章为一世祖。按唐朝旧谱家传者,益以入蜀后之世系号为本宗血脉图云。”
杨绘之说除了秉承大雅之说外,还加了一些花絮,说杨姓有三族,
而且“本源各异”。本源各异则杨姓有三个始祖。他说伯侨封侯于周宣王之时,史无可证。他说逃遁华阴者是叔向的子孙,不是大雅所说的食我子孙了。华阴山谷也改为华阴仙谷,带有仙气了。
五、杨偕的祖源之说
杨偕,官至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他在《杨氏新昌普后序》中说:“杨氏本姬姓也,周世子叔虞之后。宣王时封其子尚父为杨侯,因命氏焉,其为晋并。而武公之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生职,职为羊舌大夫。职生四子:长子曰赤,字伯华:次子曰?(月+八+十,读xi),字叔向;三子曰鲋,字叔鱼:四子曰虎,字叔熊,号羊舌四族。羊舌氏之食邑凡三县:曰铜?(读di)、杨氏、平阳。?(月+八+十,读xi)食邑于杨氏,故春秋左传书曰:铜?伯华,又日杨?(月+八+十,读xi)、杨石,杨姓始著。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为晋上卿。祁盈获罪于公室,诛及于石,故曰晋杀杨食我而灭其族。叔向之子孙季夙曰道,逃居华阴仙谷,遂为华阴杨氏。道生忠,忠生业,业生赞,赞生祺,为周敬王大夫。祺生羡,羡生惠,为秦潼关尉。惠生元,为左庶长。元生温,为温州牧。温生志,志生章,父子相继仕秦。章生三子:苞、朗、款。款为秦上卿,(漏句:款生四子)日端、和、操、硕。硕字太初,秦始皇五召不起。沛公还军霸上,聘为太史,以老辞。因见五星聚东井,谓天下将一于汉。生八子,皆从沛公征伐:日鹗、奋、彪、倏、熊、魁、?(zhan)、喜。喜字幼罗,汉初以诛项羽有功,封赤泉侯。”
杨偕的这篇《后序》,内容很丰富。他是一位认真研究了晋国历史的人,他所整理的羊舌世系有《左传》为证。他认定伯侨是晋武公之子,是从姬姓分支出来的羊舌氏之宗。而后,羊舌氏繁衍了华阴杨姓一族。杨偕的研究考证很重要,填补了在杨雄的伯侨始祖之说中找不到伯侨父祖的空白。羊舌氏起源于晋献公(武公之子)时代,晋献公之前,典籍中找不到羊舌氏人物的记载。所谓羊舌氏,是因食采于羊舌邑而以羊舌为氏号。获得羊舌邑为采地的人,应是晋国公族,或于晋有功的人。史籍找不到一位受邑的有功之臣,定伯侨为武公之子,则有资格受邑之封。羊舌邑辖三县,地域很广,对受邑者誉之为侯,并非溢美。《幼学琼林》有云:郡侯方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美誉。唐代李白称荆州剌史韩朝宗为君侯。再往后,一个县令也会被誉为“邑侯”。所以伯侨之侯是个美誉或谥号,不是天子实封的侯。伯侨实封侯,在史籍中是找不到的,对一个诸候之子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姬姓诸候之子人多了。名伯者应是长子,为什么武公的长子伯侨未能继位为晋君,而足诡诸继位为献公。合理的解释伯侨早逝。伯侨英年早逝有两点可供分忻:一是伯侨无重要的社会活动,因而史无所载。二是伯侨仅一子单传,不象献公诡诸一样有六妻和一女(秦穆公夫人)九子(见古文《介之推不言禄》),子嗣繁多。长子早逝,武公为抚遗孤,划出一块地方(羊舌邑)作为其长孙羊舌文的采地,自在情理之中。羊舌氏到了羊舌职这一代,有赤、?(月+八+十,读xi)、鲋、虎四子。庶出的鲋、虎两兄弟均获罪被诛,羊舌邑三县便分别为赤、?(月+八+十,读xi)所有。羊舌?(月+八+十,读xi)得了杨氏县,楚国大臣葛启疆称其父子为杨?、杨石。当时的羊舌氏、杨氏都是氏号,还不是可以与姬姓并列的姓,到了秦汉时期,姓和氏混而为一,杨氏便成了杨姓。所以说杨姓之源是“轩辕根脉,姬周隆昌。姬衍羊舌,羊舌衍杨。伯侨始祖,世代流芳。杨姓者,皇帝子孙也。”
杨偕的祖源之说也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他把周宣王之子尚父杨侯写进《后序》,尚父杨侯姓姬不姓杨,正如鲁公姓姬不姓鲁,齐侯姓姜、姓田不姓齐,秦伯姓赢不姓秦,楚子姓熊不姓楚。杨姓不是周天子封杨侯所赐的姓。把尚父杨侯写进《后序》,说明杨偕拘泥于杨雄和班固的“扬侯”之说而寻根。杨偕也没有把伯侨与尚父从血缘世系上连接起来,他想要在“流于末之扬侯”上做文章,但又无史可据。
(二)三杨采信班固的逃遁之说,但他们在逃遁之由、逃遁之人和逃遁之地三方面都各自不同。班固说杨侯受逼,逃于楚之巫山。杨大雅说是食我子孙为避难“逃遁华阴山谷”。杨绘说是“叔向子孙有逃于华阴仙谷中,姓杨氏”。杨偕说是“叔向子曰孙季夙曰道逃居华阴山仙谷,遂为华阴杨氏。”三杨的说法,一个比一个花样翻新。逃遁的人,大雅说是食我的子孙,杨绘和杨偕说是叔向的子孙,辈份不同了。杨偕还把叔向的子孙名字具体化为季夙和道。杨偕在羊舌石之名字中加了个伯字,这是一个伏笔,意为长兄,必有兄弟。兄弟以“伯仲叔季”命名,名季者足老四。但伯石和季夙之名史无所载。东汉王符在其《潜夫论?志氏姓》篇中说:“靖候之孙栾寅及富氏、游氏、贾氏、孤氏、牛舌氏、季夙氏、籍氏……皆晋姬姓也。”这说明羊舌氏和季夙氏都是姬姓的两个分支,羊舌?(月+八+十,读xi)是一个知书明礼的太傅,怎么会把一个氏族名作为自己儿子的名字呢?这不会引发纠纷吗?若说是巧合,季是老四,伯石的石与季夙的夙有什么关联吗?让人不解。总而言之,三杨都没有明确华阴杨姓的始迁祖是谁?对于逃遁之地,大雅说是“华阴山谷”,杨绘说成“华阴仙谷”,杨偕说是“华阴山仙谷”。华阴的山谷很多,而华山的一个山谷叫“仙峪”,这是一个地名(见《华阴县志》),不是带有仙气的山谷。北宋三杨之后的写谱者,进一步演绎逃遁之说,说是食我被杀,怀孕的食我夫人逃居华山仙谷,产下婴儿,繁衍了华阴杨氏一族。《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鲁滨逊漂流孤岛,他有一枝枪,一盒火柴,抓了一个土人做帮手,在沉船上取下了一些工具、用具,两人协作,这才在孤岛上艰难地生活了多年。若说一个孕妇,只身逃居山谷,种植没有种子,渔猎没有工具,这位夫人也可能没有生产技能,她怎么活啊?班固的逃遁之说最后竞演绎成了个神话故事。
(三)杨偕写了华阴杨姓的前十三代先祖(从杨道至杨硕),这是可贵的。因为没有这13代,世系便会断代,但这13代人物的行状都是凑合的,可疑的。华阴杨姓的兴起,照食我夫人生子的说法来分析,应该始于羊舌石(食我)被杀之年所生的杨道。这一年是公元前514年。杨道的第13代孙杨喜有史可查。杨喜在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从汉高祖征伐,于公元前201年(高祖六年)封侯。设杨喜23(前205年)从军,则杨喜当出生于前228年(秦王政即始皇帝19年)。从杨道出生(前514年)至杨喜出生(前228年),历经286年,杨道繁衍了13代,代差22年。代差22年是个半均数,但每代的间隔都不能过大或过小,否则便不好排序,这个代差很重要。今以平均代差推算,华阴杨姓的前14代先祖的出生年份如下:
杨道生于前514年(周敬王六年,晋顷公十二年),杨忠生于前 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晋定公二十年),杨业生于前470年(周元王六年,晋出公五年),杨赞生于前448年(周贞定王二一十年,周敬公四年),杨祺生于前426年(周考王十五年,晋幽公八年),杨羡生于前404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晋烈公十二年),杨惠生于前382年(周安王十二十年,晋桓公七年),杨元生于前360年(周显王九年,晋已亡国九年),杨温生于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秦孝公二十四年),杨志生于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杨章生于前294年(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昭王十三年),杨款生于前272年(周赧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杨硕生于前250年(周朝己亡六年,秦孝文王一年),杨喜生于前228年(秦王政即始皇帝十九年)。
从以上出生年份可以分析出以下问题:
1、所谓杨祺为周敬王大夫之说有误。周敬王在位44年(前519--前476),这个时候杨祺的祖父杨业都还未出生呢!后人说杨祺出山建了“晋公子宫”,以纪念先祖伯侨。这个“晋公子宫”原名“紫微宫”,地址在今华阴的东宫村,是历代捐资改建而成的“晋公子宫”。清咸丰七年重修,有碑刻募捐人名录。
2、端和本是一个人的名字,杨偕把它拆解为“端”、“和”两个人列为杨硕的两位兄长,有失考证。
3 、杨偕说杨硕在秦始皇时五召不起,沛公还军霸上,聘其为太史,以老辞,无史可证。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杨硕还不到50岁,不能算老。若把杨硕的生年提前20年,则整个排序都不合理了。
4、说杨硕有八子,皆从沛公征战。灭秦灭楚打了七年仗,不知这八个儿子是集体入伍还是先后入伍?参加过哪些战斗?有何战功可以封为将军?无史可据。据《史记》,杨熊为秦将,与刘邦战于白马和曲遇,败走荥阳,被秦二世遣使者斩之。由此可见,杨硕有八子之说不真实。
六、吕夏卿和《新唐书》的杨姓祖源之说
杨绘曾请中书舍人吕曼卿为杨氏人宗谱作序,并送去了他编写的《靖恭谱》。吕夏卿写的序言内容与杨大雅的序言基本一致,是抄录大雅之作而来。其序言日:“按杨氏家谱,杨氏二族,皆出姬姓。其一族从手旁之扬,本周之支子封于扬,号扬侯,子孙为晋所灭,散居四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日: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杜预注云:八国皆晋所灭,是其证焉。汉杨子云,盖其苗裔也。其一族从木旁之杨,为晋大夫,号羊舌氏,至?(月+八+十,读xi),字叔向,食邑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杨食我名石,始以邑为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食我,是其证焉。食我因系祁盈党,为晋所灭,子孙有逃于华阴仙谷中。至战国时,名章者始见于世。凡华阴杨氏,皆其苗裔也,故以章为一世而次之云。“
吕夏卿《致杨绘书》如下:“夏卿再拜元素盛人:蒙遣靖恭谱,其述血脉图,名字行第皆合,以至忻忻为慰甚。昔司马迁所谓灭公卿世家,罪莫大焉。然则大史总世宗,小史窍是非而已。今史官不专其职,公卿大夫之世系不能尽知。崔氏以清河、博陵为一,李氏无陇西、赵郡之别,衣冠之族,不知为耻。夏卿备员京师,得见三馆及侯之家所藏书,然谱牒淆乱,十无一二。欧阳公刊修唐史,夏卿旧出门下,又为官属,公忘其浅陋,请其能世先人之学,专命纂《唐宗室世系表》。方其时,速于成书,不暇遍访旧族,以逃阔略之罪。名字爵谥,蝉联相承,得其书,能知其祖之所从出,而唐之缨绥旧族,皆识其本末。其当世之所爱者,文采蔚然,则称以为工,其不掩口而笑者几人耶!杨氏旧无正谱,夏卿自赤泉至隐朝,凡二十七代,追为大宗谱一卷,皆摘拾旧史而为之,非穿凿所得。今以稿本奉呈,新昌谱续送左右,不宣。中书舍人吕夏卿晋叔拜上。”
这封书信告诉我们,夏卿查阅过许多藏书,深感史料缺乏,连世家大族崔氏和李氏的祖源都分辨不清。速于成书,不及调查研究,难逃阔略之咎。虽足文采蔚然之作,也难免遭人窃笑。杨氏旧无正谱,难以寻根。但从赤泉侯杨喜至隐朝二士七代,是可信的,不是穿凿附会所得。他受欧阳修之请,专纂《唐宗章世系表》。根据这个情况,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杨氏世系即使不是吕曼卿所著,也会有他的意见。《新唐书》中的杨姓祖源写道:“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候。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父,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di,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生五子:赤、?(月+八+十,读xi)、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di大夫,生子容;?字叔向,亦日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日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生苞、朗、款。苞为韩襄王将,守修武,子孙因居河内。朗为秦将,封临晋君,子孙因居冯翊。款为秦上卿,生硕,字太初,从沛公征伐,为太史,八子:鹦、奋、虎甘(读mi)、倏、熊、喜、?(zhan)、魁。喜字幼罗,汉赤泉严侯……”
《新唐书》的上述杨姓祖源文字,不是考证结果,基本内容来自北宋三杨之说,但又加了一些花絮。说杨章生三子:苞、朗、款,苞为韩襄王将等等。按华阴杨姓先祖的代差排序,杨章应生于公元前294年。韩襄王在位16年(前311--前296),这个时侯杨章都没有出生,他的儿子杨苞怎么可能为韩襄王守修武。羊舌职四子,史称羊舌四族,《新唐书》照杨偕之说也加了个季夙,成为五子。杨偕说硕有八予,《新唐书》照录,但排序不同。今人有坚持以《新唐书》为杨姓寻根之据者,未免失察。
纵观各种祖源论述,杨姓始祖众说纷纭,竞有八个之多:姬伯侨(杨雄之说),周伯侨和杨伯侨(班固之说),姬尚父(杨偕之说,因尚父被其父周宣王封于杨,称杨侯),羊舌?(月+八+十,读xi)和羊舌石(北宋三杨之说),晋伯侨和杨杼(杜撰杨杼世系者之说),还有取代始祖地位的第一世祖杨章(杨大雅之说,为杨绘、吕夏卿和《新唐书》所采用)。杨雄的始祖之说是历史上最占老的唯一的杨姓寻根依据和宝贵信息。没有杨雄的提示,杨姓寻根真不知从何入手。杨雄之后的名人、学者寻愀洲源,都没有离开杨雄提示的“周氏”、“汾隅”、“扬候”这儿个要点。班固虽然另说一套,但他也是在“扬候”之称上作文章。北宋三杨受班固之说的误导,虽未肯定伯侨为始徂,但他们的研究都是根据杨雄的提示,在晋范围(汾隅)内寻根。由此可见杨雄之说的重要也成为唯一的孤证。
本文的主旨在于理清杨姓祖源世系形成的过程,对于历史上一些不妥的词语解释和杂说未及细评。比如:“灵宗”可以解释为“神灵后裔”吗?“扬侯”是天子所封吗?“流于末”是流传到末代之意吗?晋国六卿逼扬侯的事存在吗?晋国六卿是羊舌氏的死对头吗?食我被杀与六卿有关系吗?六卿追杀羊舌氏了吗?羊舌氏需要逃遁吗?“遂灭祁氏、羊舌氏”是把这两个氏族的人满门抄斩了吗?华阴杨氏是羊舌氏的“一个人”繁衍的吗?有人著书,用“伯侨封杨侯,食采杨国,以国为姓,是杨氏的肇姓始祖”这样几句粗浅无根的话来说明杨姓之源,难免阔略误导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