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木公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320180010105qw.html

毛泽东1957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问题时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自古传承。炎黄子孙自古就有很强的寻根意识。对家谱的珍藏,我们祖辈历来相当重视。但由于传世时间之长(就二修谱而言距现就有142年),经历天灾战乱之多,保存条件之差,特别是众所周知的两大历史劫难:一是秦始皇的灭公卿世家,焚其史籍;二是文革期间的除“四旧”,使得家谱资料珍稀难得,原谱搜集就成了家谱续修的头等大事。

本人早有夙愿,志于家谱续修。仅就个人能力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原谱觅集

1997年访觅到藕池志林公保存的三修谱贤分暹支主修的《杨氏支谱》全套八卷,残缺甚多。

1999年于罗田坤江处访觅到百川公保存的三修谱贤分选支主修的《杨氏支谱》全套七卷,亦有残缺。

2010年访觅到卫星志杰公保存的二修谱《杨氏族谱》一套10卷(欠卷六绍房吉房系次)和三修谱贤分暹支主修的《杨氏支谱》全套8卷。

翻印再版

手抄:1998年至2000年陆续手抄贤分暹支主修的《杨氏支谱》一套8卷(卷二契约附抵节是复印,卷八传记没抄完)。1999年暑期编辑手抄《杨氏系图总汇》一套。

复印:2000年——2001年复印贤分选支主修的《杨氏支谱》一套七卷,现存刊江处;复印贤分暹支主修的《杨氏支谱》一套八卷(缺第六、七卷);编辑复印《杨氏系图总汇》一套四册。

再版:鉴于资料珍贵和古本字体生辟,不便交付别人处理,本人也曾访问过几家打印行业都难于接受,况且费用相当昂贵,只得勉为其难,一手翻印,已于2011年分四步完成。

一是通读谱牒,理出序列。大多数谱牒已无封面,好多亦有残缺,只得利用二、三修谱或重复的版本相互应证,查漏补缺。三套谱牒共25卷,1532页。

二是扫描。为满足翻印时的不同要求,已分原色扫描(3042页)和黑白扫描(1532页)共4574页,分类存档。

三是整理校对。清除杂污,添现文字线框,逐句校对核实。

四是打印装订。已于2011年翻印成套:单行本三套共25卷(二修谱《杨氏族谱》10卷、三修谱贤分选支主修的《杨氏支谱》7卷、贤分暹支主修的《杨氏支谱》8卷);合订本三套三册(二修谱《杨氏族谱》一册,三修谱贤分选支主修的《杨氏支谱》、贤分暹支主修的《杨氏支谱》各一册);三套合订本一册。并从三修谱中摘录出《杨氏系图总汇》108页(补遗一页共109页)。

翻印过程中,除明显的错误已作修改外,(如贤分善房曰敦(忄+享)的生辰“乾隆”丁丑,已改为“嘉庆”丁丑,仪分德房泽派下的江字派“十世祖”已改为“十五世”等)其他均保持原模原样。

谱牒简介:

二修谱《杨氏族谱》是维学、曰栋、泽东、彩玉等公主修,清同治庚午公元1870年刻印,是A3大小的折合页,接近A4版面。卷一为圣论广训、大清律例,卷二为叙及记,卷十、十一为传记。其他各卷为世系世次。

三修谱《杨氏支谱》为分修谱,是民国十九年公元1931年刻印,是8开大小的折合页,接近16开版面。

贤分选支主修的《杨氏支谱》是西峻、锦江、志杰等公主修,斯谱六卷三十九部,八卷十一部,合计五十部,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为号,按号颁发,分房承领(瑞祖礼房、绍祖钊房、承房、鼎祖俨房、立房、庄房、冕房、惠分)。卷一为叙及记,卷六为传赞行述序,其他各卷为世系世次。

贤分暹支主修《杨氏支谱》是炬江、志椿、福江、炳江等公主修。兹谱八卷共四十一部。以杜甫《吾宗》诗为号,诗曰: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居家常早起,爱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诗书满腹中。外有情谱一部,以“吾宗诗”三字为号。卷一为叙及记,卷二为契约附抵节,卷八为传赞志序行述附节孝诗词,其他各卷为世系世次。

我杨姓是个大家族,由于移民历史之久,徙居范围之广,加之各种历史原因带来的谱牒残缺,为谱牒真实客观,各地各支皆以始迁祖为一世祖的修谱方式。我族推本江西,以效旦公为始迁之祖。

我始祖效旦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口+斗)马冈十八都大栗树土地,明初宦游澧阳后落籍公安赴二里粟大堰。生卒年月日未详。但可从四世祖世暹公的生辰公元1561年推出一个大概年代。暹祖为仲,至七世祖冠国的生辰公元1678年,三代之差为(1678-1561=117)117年,纪贤公为季,兄弟岁差为3-6年,再按本人到十四世(1948-1867=81)三代之差为81年,这样算来(1561-121=1440,1561-85=1476)效旦公生辰为公元1440年——1476年之间。

关于始祖始迁时间,据《二公桥记》,公与高姓始祖“昔在江西既成至戚”,从世次看,只有惠祖配有高氏,也就是说起码要惠祖出生后才会迁来。惠为叔,惠出生公必须是20岁以后。由此可知,始迁时间在公元1460——1496年间,不属于“两江填湖广”的移民活动。而确属明初宦游过来。

我始祖效旦公由江西迁徙一支居澧县之大堰垱,一支居松滋之杨家河,惟我仪伯惠贤四分世居公安。传云效献、效毕二公一适云南,一适荆门未知是否。据三修谱记载,我四分聚族而处,户口日蕃,生齿愈盛,转徙益众,若江陵、石首、松滋、安乡、华容、益阳、芜湖、澧阳、四川、南京等处。

原谱所载人口,由二修谱的3100多人(绍房吉房接近600人,其他各房2538人),增至三修谱的5228人,61年增加2128人。这个增长速度当然与战乱、天灾有关,可知我祖生存之艰辛。如仪分纯房我仕、我富公后人徙居石邑平湖杨家湾,已衍人口百有余人,不料壬寅年(公元1842年)大水溃堤,适当其冲,人尽漂没,无有存者。类似灾害,时有发生。也有远徙他乡,当时没能入谱的,如伯分已衍支江陵。三修谱至今已80年,即使按这个速度增长,现在我族人口也不下万人。

这次对旧谱的整理再版,旨在抢救原谱资料,供“四修”之用,使我“四知”家风,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由于长期的电脑工作,本人下半年已近半盲,以至于识字不清,只得聘工以助,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如有失误,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和指正。

杨宜松

二〇一二年元旦(农历辛卯年十二月初八)于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