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圖騰

楊姓是現時中國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6。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楊姓也是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楊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布,約占當地人口1%。
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楊”稱作“木易楊”;但實際上“楊”字的右邊並非“易”,而是“昜”(音同陽)。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以國爲氏。據《元和姓纂》雲:“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山西翼城)。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爲楊侯,以國爲氏。”建立了楊國。虞于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爲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爲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于楊,稱楊侯,是爲楊姓人的受姓始祖。伯僑之孫突食采于羊舌,爲羊舌大夫,是爲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于楊氏邑,其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作爲自己的姓氏,人稱楊石,又叫楊食我。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爲楊氏,史稱楊氏正宗。楊姓一開始在陝西,河南一帶發展,從西晉末年開始遷入福建,並于元朝遷入廣東。楊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華陰,修武,河內,扶風,梅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