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滨路的红树林是粤东最大一片红树林,也是汕头市区仅存的一片天然次生红树林,树林边还栖息着这么多候鸟。看到此景象,我们真是太高兴了!”中山大学环科所生物室主任、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学会终生会员陈桂珠教授等5位专家在调查?石笔架山下刚发现的成片红树林后,同时发出这样的赞叹。

  该片红树林位于市区笔架山下的濠江苏埃湾,属天然次生红树林,面积近200亩,有秋茄、桐花树、海、假茉莉、木榄、黄槿、老鼠等红树林种类。更为难得的是,这片树林引来了上千只候鸟。这些候鸟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以及灰雁、天鹅等。远远望去,鸟群颜色黑白分
明,时而在滩涂悠闲觅食,时而展翅飞上蓝天,使人心旷神怡。

  据专家介绍,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河川、海岸滩涂潮间带的乔灌木群落,它们具有消浪、消涌功能,既可为汕头百里海堤立一天然绿色屏障,节省海堤建设投入;又可净化海水、成为天然二级污水处理系统,有效防止赤潮;还可美化沿海滩涂,给汕头旅游注入活力。另外,还能拓展绿化空间,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等。是其它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

  据了解,粤东海岸原有红树林5000多公顷,但由于围海造田、滩涂养殖等人为影响,造成红树林面积锐减,至1983年,粤东海岸红树林几乎丧失殆尽。
专家认为,笔架山下这片红树林应得到很好的保护。时下笔架山的乱采行为,对保护此片红树林十分不利。因此,加强对笔架山的保护刻不容缓,加强对苏埃湾滩涂保护同样重要。他们建议,将苏埃湾辟为汕头市的保护区。

汕头:海滩涂上万亩红树林引来百鸟栖息春风又绿南海之滨。放眼望去,粤东汕头市前几年种下的17875亩红树林随风摇曳,种植成活率达到90%。近日,该市农业部门备足苗木,准备近期在潮阳、升平两地种植无瓣海桑、海桑10万株。

  汕头位于粤东沿海,是北回归线进入亚欧大陆的第一站。年平均气温为21.2℃,最冷月均气温13.2℃,年降雨量1554.9mm。境内河流纵横,沟渠密布,港湾众多,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为79.6万亩,适宜种植红树林面积9.51万亩,发展红树林有其独特的意义。汕头农业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汕头历史上曾有大片的红树林分布,品种有8个科10个种,有零星保存下来。汕头市组织技术人
员对全市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沿海滩涂进行全面调查,经过论证与规划,进而提出了“向大海要森林”的总体构想。从1998年5月开始,汕头市农业部门在澄海的新溪、溪南、东里、盐鸿等地的沿海滩涂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约3000亩。同年9月,在广东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从湛江引种了2000株原产于孟加拉国的无瓣海桑,取得很大成功。1999年,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和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红海榄、木榄、长柄梢槿等红树林品种,累计完成红树林人工造林作业面积17875亩,自繁自育无瓣海桑、海桑营养袋苗100万株,已出圃50万株。澄海新溪种植了450亩红树林后,各种鸟、花鹭、池鹭、海鸥等都来栖息,水里还野生了各种鱼、虾,目前4.5米高的红树林长势喜人。

  汕头农业局还先后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格兰,国际红树林组织终身会员、中山大学教授陈桂珠,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郑德璋等专家、学者莅汕考察指导,形成了《汕头市沿海滩涂红树林绿化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的总体规划,汕头市政府也于2000年11月出台了《汕头市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同时市政府还批准设立了面积15.5万亩的汕头市湿地自然保护区。2002年,启动了国债重点建设项目汕头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林250公顷的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任务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