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列四杰;
进士第一名。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诗人杨炯,“唐初四杰”之一。下联典出明代文学家杨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
四知传家永;
三公世泽长。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大臣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年时好学,博览群经,教书二十年,弟子千余人,当时被称为“关西孔子”。曾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生徒认为是吉兆,先生要至三公之位。后历官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果然达三公。一次,他路过昌邑,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里怀金十来送给他,他不接受。王密说:“暮夜,无人知道。”他斥责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叫作无人知道!”王密羞惭而退。他做高官后,全家人生活都很俭朴,有人劝他置、产业,他说:“让后代被人称清白吏的子孙,把这留给他们,不也很厚吗?”后来,杨氏多以“四知堂”、“三鱣堂”、“关西堂”等作堂号。
佳气生朝夕;
清言见古今。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书法家杨宾撰书联。杨宾,浙江山阴人。著有《大标偶笔》等。
〖杨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痴姨不贪荣利;
贵妃可壮门楣。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北魏文明太后宠爱的太监苻承祖的姨母杨氏,家庭贫穷,苻承祖送给她衣服、奴仆,他都不收。曾对姐姐说:“姐虽有一时的荣耀,不如妹有无忧无虑的快乐。”苻家笑她为“痴姨”。后来,苻承祖因罪被杀,株连到亲戚,只有杨氏因贫穷得免祸。下联典出唐代蒲州永乐人杨太真,小名玉环,通晓音律。初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天宝初年入宫,得玄宗宠爱,被封为贵妃。姊妹都显贵,堂兄杨国忠也操纵朝政。当时民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壮门楣。”白居易《长恨歌》也有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