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祠头门
杨家祠文物保护牌匾字迹模糊
杨家祠唯一可辨认的石柱和木楼梯
新百家姓十大户6杨
文/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李春暐 通讯员 越宣 图/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宗祠自述
我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自编第五栋,原是香山县(现珠海市)南屏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祠,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杨氏子弟在广州读书的邸舍。
据考证,广东姓杨家族是杨家将杨氏由山西传承过来,是南宋时南下广东,在广东生根的分支。始祖为杨文广之第二子,名为“宏农堂”。北山杨氏太祖是杨泗儒,故杨家祠又叫“泗儒书室”。
在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资料里有这样的文字介绍我:
杨家祠原来面积颇大。西邻为两广总督衙门,大革命时期为省长专员公署,紧贴公署有一条青石铺成的杨家祠道,道的东西是杨家祠的产业,共有四间店铺。一座两进深的坐北向南的青砖旧式建筑就是杨家祠主要部分。杨家祠道约30米深,南面为司后街,北面为公署内的兵营。道北端向东,进入一道拱门,便是一个约60平方米的草坪。拱门南侧有一小屋,给看门人住。拱门正对是一条丁字形的石板路贯穿草坪的西东北三面。
杨家祠门前两侧,种有两棵十多米高的梧桐树。祠前座大门二米宽三米高,门楣上挂有“泗儒书室”横匾。大厅深九米半,连东西厢房横宽十三米,连接天井处有两根青石方柱,直支上盖,与后座两根对称为四方形。后座比前座深些,后堂正中是杨氏宗亲的神主牌位,后座西墙挂有黑板,还有长台、长凳等设施。前后座东西均有厢房,厢房有小阁楼,各自有精巧的楼梯上下。
作为广州早期的共产党活动场所,我这里曾经产生了华南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宣传者:杨匏安。
1918年,杨匏安举家迁往我这儿。他住在后座东厢房,同族的杨章甫住在西厢房。1919年,杨匏安在当时广州一家规模较大的报纸《广东中华新报》上,写了近十万字介绍新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发表于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陆续登载19天的《马克思主义— 一称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华南地区最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篇与李大钊发表于《新青年》的名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差不多同时问世的文章,共同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名著之一。
1921年春,广东成立了共产党组织,不久,杨匏安经谭平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广东早期党员之一。杨匏安入党后,他的住所就成了党的活动据点,党早期的许多会议都是在杨家祠召开,而食宿则由杨匏安提供。
1922年,杨匏安代理广东区团委书记。1924年秋,中共广东区委成立,他又担任区监察委员,与陈延年、周恩来一起工作。1925年他参加并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5月他在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参加八七会议后南下策应南昌起义。
1928年,杨匏安去南洋各地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回上海,在中央机关工作,并参加编辑党刊。1930年任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农民部部长。1931年7月在上海被捕,8月英勇就义,年仅35岁。
杨匏安离开后,我也渐渐变得冷清,到现在,仅存家祠首进,面阔约13米,进深约10米,整个130平方米的面积,被四五户人家分住。在周边现代新建筑包围中,除尚可见青砖外墙,硬山顶、碌灰筒瓦外,左侧还有一个正在搭建的临时建筑。
同城同宗
番禺东汉太尉杨震四知堂
策勉杨氏后人要正直做人
杨氏大宗祠:花都区狮岭镇杨一村中华社,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占地面积875平方米。
宣义杨公祠:花都区狮岭镇杨一村中华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四年(1878)和2005年重修,占地面积563平方米。
宣礼杨公祠:花都区狮岭镇杨二村祥风社,始建年代不详,1930年重修,占地面积543平方米。
善达杨公祠:白云区人和镇镇湖村镇清街,始建于清中期,1989年重修,建筑占地828.75平方米。
汤达杨公祠:白云区人和镇镇湖村东门里,始建于清朝,1990年重修,建筑占地1208平方米。
杨氏宗祠:俗称“四知堂”,番禺区石基镇南浦村文明大街西街,建筑占地324平方米。四知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话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显示了东汉太尉杨震为人正直清廉,傲视权贵,不与人同流合污的气节。
【记者手记】
宗祠保护不力残破不堪入目
珠海老人两次探视抚柱落泪
当记者跟随越秀区北京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越华路116号大院,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见到杨家祠时,简直不敢相信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的故居!
杨家祠已然破败不堪,外墙镶嵌着两块大理石牌子,一块刻着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文字已被涂抹得几难辨认;一块刻着广州市文广电局介绍杨家祠的文字。
陪同记者踩点的北京街陈姓工作人员说,杨家祠几乎没有享受过文物保护的待遇。在其工作的十年间,知道这是杨匏安故居的人少之又少!仅有一个人给她留下深刻印象。“那是2002年我刚到居委工作的第一年,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向我们打听杨家祠的信息,依据回忆,他找到了这里,他左摸摸右看看,当手碰到楼梯边那根柱子里,竟然哭了:是这里,是这里。老人只说他来自珠海,其他的,我也没有多问。猜想可能他与这个祠堂有些关系吧。过了两年,还是这位老人还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在两人并排站立都感转身困难的祠堂过道里,记者抬头看到屋顶的木梁被白蚁蛀空了,一名居住于此的街坊担心地说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危房。街道工作人员陈女士说,2010年因为排水不通而导致的水浸街让整个杨家祠都进水了。
在这个杨姓代表家祠里,记者实在看不出任何一点点气派。这或许是目前祠堂采访里,花费时间最短的一个。
不甘心杨家祠的文字如此单薄!记者又多方找寻关于她的信息,竟读到这样的故事:
广州共产党小组成立后,杨家祠办起了“注音字母训练班”,培养从事基层宣传工作的干部。杨匏安、杨章甫、以及谭平山、谭植棠都当起了教员。虽然他们教的是注音字母,但注音的内容却是进步的文章、书刊。他们还教唱《国际歌》,利用讲课、唱歌来进行革命宣传。因此,杨家祠开办的注音字母训练班,便形成了掩护共产党组织活动的一面招牌。
之后,来这儿活动的革命同志逐年增多。早期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阮啸仙、刘尔崧、梁复然、王寒烬、徐成章、沈春雨(厚培)、沈厚堃等党团员,林伯渠、包慧僧以及在广州的俄共人员都来过杨家祠开会。国共合作实现后,周恩来、陈延年、邓颖超、李富春、蔡畅、苏兆征以及工、农各部的同志,经常在杨家祠开会研究工作。
国共合作期间,杨匏安曾经代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一职。省港罢工时,他又兼任广东政府财政部的代表,掌管着大量钱财。有一次,省港罢工委员会发放捐款后,杨家的袋子里漏了一枚硬币。孩子们捡到后拿着玩时,被杨匏安发现了,便把这枚硬币送回罢工委员会。“这是公家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