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此姓氏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分布。杨氏之远祖者,天下杨姓的共同先祖也(包括两个杨氏授姓的传说)。此文实为您寻根问祖及清谱的重要资料……

一世: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生二子,昌意、玄器。

二世:玄器,名挚。卒后葬于云阳,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生子,乔极。

三世:乔极,生子,帝喾。

四世:帝喾,名麦嗣位,卒后葬于顿丘。生子,后稷。

五世:后稷,名弃,别姓姬氏。生子,不窟。

六世:不窟,当夏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鞠。

七世:鞠,生子,公刘。

八世:公刘,虽于戎狄,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生子,庆节。

九世:庆节,国于豳。生子,皇仆。

十世:皇仆,嗣位豳国。生子,差弗。

十一世:差弗,生子,毁陯。

十二世:毁陯,生子,公非。

十三世:公非,生子,高圉。

十四世:高圉,生子,亚圉。

十五世:亚圉,生子,公叔祖。

十六世:公叔祖,生子,古公亶父。

十七世: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止戎狄扰于岐下。生三子,太伯、虞仲、季历。

十八世:季历,为王季,修古公遗道,笃仁义,诸侯顺之,卒葬鄂县南山。生子,姬昌。

十九世:姬昌,为西伯文王,迁都于丰邑,崩于商纣53年(前1122),葬雍州万年县毕原(今陕西咸阳西北周文王陵)。生子,姬发。

二十世:姬发,灭商建周为武王,卒葬父陵旁。生二子,姬诵、叔虞。

二十一世:叔虞,字子平,周成王(姬诵)之弟。受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被尊为周代晋国始祖。生二子,燮父、姬杼。

二十二世:杨杼,名姬杼,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生于周成王20年(前1085)七月十一日子时,卒于周穆王23年(前999)四月初八日丑时,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周康王6年(前1050)被封于杨邑,为杨侯,以食采于杨邑为姓,尊被为杨氏授姓”始祖。配姒氏,生二子:伯沃、仲沃。
二十三世:杨伯沃,袭杨侯。生于周康王23年(前1045)三月初三日子时,卒于周孝王元年(前953)五月十四日,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配胥氏,生子庚。
二十四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前1022)四月二十日丑时,卒于周懿王11年(前954)十月十六日卯时,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配贲氏,生子三,文、宜、亭。

二十二世:燮父,叔虞长子,改唐为晋,为晋侯。生子,宁族。

二十三世:宁族,为武侯,生子,服人。

二十四世:服人,为成侯,生子,福(辐)。

二十五世:福,为厉侯,生子,宜臼。

二十六世:宜臼,为靖侯,生子,司徒。

二十七世:司徒,为厘侯,生子,籍。

二十八世:籍,为献侯,生子,费王。

二十九世:费王,为穆侯,生二子,仇、成师。

三十世:成师,又称曲沃桓叔,生子,鱓。

三十一世:鱓,为曲沃庄伯,生子,称。

三十二世:称,为曲沃武公,后统一晋为晋武公。生二子,诡诸、伯乔。

三十三世:杨伯桥,桥亦作侨,又名文实,生于周安王5年(前397)七月十一日午时,卒于周慎靓王6年(前315)十二月十四日酉时,葬古岗,人形,丑山未向。时任中大夫,被封于(今山西洪洞东南),称杨侯,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始祖。配于氏,生子,文。

三十四世:,生子,突。

三十五世:羊舌突,为羊舌大夫,以食邑羊舌为姓。生子,职。

三十六世:羊舌职,生五子,赤、肸,鲋、虎、季夙。

三十七世:羊舌肸,字叔向,晋太傅,被封于祖地杨邑。生子,伯石。

三十八世:杨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杨石。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在其采邑设县,六卿掌权,伯石有子逃居于华山仙谷(今陕西华阴)。生子,道。

三十九世:杨道,生子,忠。

四十世:杨忠,生子,业。

四十一世:杨业,生子,赞。

四十二世:杨赞,生子,祺。

四十三世:杨祺,生子,羡。

四十四世:杨羡,生子,惠。

四十五世:杨惠,生子,元。

四十六世:杨元,生子,温。

四十七世:杨温,生子,志。

四十八世:杨志,生子,章。

四十九世:杨章,为秦朝左庶长,后被赐征东大将军,居陕西华阴,生子,款。

五十世:杨款,不仕秦而从汉,汉高祖刘邦封为太史,生子,硕。

五十一世:杨硕,生子,喜。

五十二世:杨喜,为汉赤泉侯,生子,敷。

五十三世:杨敷,世袭赤泉侯,生子,胤。

五十四世:杨胤,世袭赤泉侯,生子,敞。

五十五世: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被封安平侯,居关西华阴,为弘农族中的第一个宰相。食邑于河南汝南,后杨氏又有汝南堂之称,为弘农杨氏”始祖。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九月卒。娶司马迁之女为妻,生二子忠、恽。

五十六世:杨忠,生子,谭。

五十七世:杨谭,生二子,宝、并。

五十八世:杨宝,居弘农华阴太平庄杜门,生二子震、衡。

五十九世:杨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人称“关西孔子”,誉泽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配王、氏,生五子,牧、里、秉、让、奉。

六十世:杨牧,生子,孕。杨孕之孙杨元寿之六世孙杨坚,为隋朝开国皇帝;杨孕后裔中另一分支,其九世孙杨赞迁徙扶风,为扶风杨氏”始祖

六十世:杨秉,东汉宰相,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8世)均为太尉,后世称为四世三公。生子,奇。杨奇杨万里世系”始祖

六十世东汉献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年间任兴义将军、车骑将军等职,生子,敷。

六十一世:杨敷,康锡,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生二子,篡、众。杨篡龟山杨氏”始祖。

六十二世:杨众,建安二年(197)被封为蓩亭侯。生子,超。

六十三世:杨超,生四子,柄、骏、珧、济。骏、珧、济号称西晋三杨”。

六十四世:杨珧,生子,结。

六十五世:杨结,生二子,珍、继。杨珍上谷房”始祖。

六十六世:杨继,生子,晖。

六十七世:杨晖,生二子,祐、恩。

六十八世:杨祐,生子,钧。

六十九世:杨钧,生四子,暄、穆、俭、宽。

七十世:杨俭,生四子,文升、文休、文异、文伟。

七十一世:杨文伟,生五子,荣、士、积、安、篡。

七十二世:杨荣,生三子,师、奉、恪。

七十三世:杨恪,生二子,元表、元政。

七十四世:杨元政,生子,志元。

七十五世:杨志元,生二子,成名、成规。

七十六世:杨成名,字昭宪,生三子,凭、凌、终。

七十七世:杨凭,生二子,茂孝、茂谦。

七十八世:杨茂孝,生二子,帐诚、帐盛。

七十九世:杨帐诚,生三子临琅、临傥、临蝶。

八十世:杨临傥淮南杨氏”始祖。生三子,居本、居庆、居忠。

八十一世:杨居本,生二子,再思、再韬。

八十二世:杨再思,唐未、五代时期“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湖南靖州人。生于唐咸通十年(869)农历六月初六日,卒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寿88岁,葬于贵州省黎平县长岭岗。亲立“再正通光昌盛秀”杨氏字辈,为天下“七字杨”的共同祖先,其后裔遍布世界,是当今全国杨姓各世系中最大支派,靖州杨氏”始祖。生十子,政隆、政滔、政修、政约、政款、政绾、政岩、政嵩、政权、政钦(俭)。

八十三世:杨政韬,思公次子,字怀玉,镇胡耳,授武功大夫。系黔东、湘西、渝南土家族杨氏”始祖。生四子,通声、通威、通盛、通温。

八十世:杨临蝶,字文干。生子,天赐。

八十一世:杨天赐,生子,宾。

八十二世:杨宾,字麟曾。生二子,弘信、弘远。

八十三世:杨衮,又名弘信,山西代县杨氏”始祖。生四子,继亮、继祖、继业、崇训。

八十四世:杨业,又名继业,本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后居山西太原。卒于雍熙三年(986)。宋朝名将、军事家,号金刀无敌老令公。系杨氏山西太原杨家将世系始祖。生七子,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德、延昭、延嗣。

八十五世:杨延昭,本名延朗,后因避赵玄朗讳,改名延昭,亦称杨六郎。山西太原人,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卒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生四子,宗宝、宗勉、宗政、宗奎。

八十六世:杨仲,杨衮第四世孙。迁居山东新泰,系山东新泰杨氏”始祖

八十六世:杨宗宝,延昭之子。生四子,文贵、文广、文举、充广。

八十七世:杨文贵,继播州安抚使,播州杨氏”始祖。生子,贵迁。

八十七世:杨文广,字仲容,山西太原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北宋名将,曾为范仲淹所擢用。生三子,邦怀、邦仪、邦玉。

九十五世:杨定堡,文广第九世孙。任洪郡南昌府南昌县正堂,居家于本县东正街。配汪氏,生子,成周。

九十六世:杨成周,又名继周。配陈氏,生四子,仲金、仲立、仲荣、仲连。

九十七世:杨仲金,成周长子,湖南泸溪县一甲、三甲杨”始祖,元朝将领。配张氏、曹氏。张氏系“三甲杨”始祖母,从江西建昌府南丰县迁湖南辰州府泸溪县武溪口。时为元、明交乱期间,因仲金系元朝将领,其三弟仲荣(居赣州府龙南县)为明朝将领,正统领明军追赶元兵。一家两朝将领,家眷无安身之地,就由张氏祖婆带领众孙等来到泸溪安身。曹氏婆(一甲杨始祖母)生二子,朝遇、朝达。

九十七世:杨仲立,周次子,居江西老家山后为业。

九十九世:杨景聪仲立之孙。字卯,号印褥,元末任山东巡抚。湖南泸溪县一都阳”始祖(详见:《杨氏总谱》。明初辰卫得领屯田于江西,赴卫填实为民。明洪武元年(1368),在江西吉安府吉安县(有记录为吉水县)千丘田永兴坊鹅公桥铁炉巷居住。洪武3年(1370),应明王朝“江西填湖广”政策,实为避祸携子牵孙迁湖广省辰州府沅陵县花山(今沅陵县筲箕湾镇上溪村)落脚,后又迁泸溪县称砣山对河(今武溪镇城郊村岩龙头)婆婆庙叶竹观。江西籍开字辈:“景荣伏宣子廷杨,仲元启秀胜高广。——据《湖南泸溪杨氏仲德谱》《杨氏字辈考证娶张氏,生二子,荣祥、荣强。其后裔在明朝,特别是清康熙年间,应“湖广填四川”之策,除留住湖南泸溪县外,先后迁播于湖南的辰溪、武冈县和云南、贵州、陕西、吉林长春及四川之遂宁、安岳县等地区,至今已遍布全国,逾640余年,近25代人矣。

一百一十二世:杨宣泰景聪第14世孙,号尔相,本支入川始祖(详见:《杨氏家谱》)。壬辰年(1712)十一月初十生于湖南泸溪县桐木冲(今永兴场乡三冲坪村一都阳),故后葬于四川安岳县鱼龙乡高塘村一组三耳石本族阴地生基内。娶向氏,生三子,子权、子祥、子凤。康熙58年(1719)年,时年7岁之宣泰公与祖母杨腾氏、叔父伏馨公入川,插站为业,迁居于大清国四川北道潼川府安岳县喜井乡石庙寺(遗址在三耳石罗家坡)下庙河沟,今鱼龙乡高塘村九组踏水桥水库旁。四川安岳县续派字辈:“伏宣子廷杨,仲元启秀长,景荣宗德远,清白永触芳。——据《四川安岳杨氏秀政谱》《杨氏字辈考证。入川至今,逾290余年,近12代人矣,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