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杨氏始祖一说,最广泛的族谱都认可伯桥,依据是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自序:他自述其族源云:“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桥兮,流于未之杨候”。伯桥被扬雄认为是杨姓的初祖,后有欧阳修的《世表》而更具体,伯桥为杨姓的始祖,在古文献学上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杨氏族谱》中的伯桥世系:伯桥--文---突---职---赤、肸、鲋、虎;
肸---伯石(食我)、季夙;
⑴食我----西汉四川杨雄一支;代表人物有:杨朱、战国时人,哲学家、杨宣、四川什邡人,杨雄,西汉文学家,杨由,成都人,西汉著名理学家;四川杨氏成名早于陕西华阴杨氏。
⑵季夙---道--忠---业---赞---祺---羡---惠---元---温---志---章---
以上始祖中,最早史上记载的是杨肸(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称羊舌.肸,字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卒年月不详,《左传,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尚记叔向论周景王办丧礼,则叔向之死,当在前527年至其子食我被杀之前514年之间,主要活动在晋平公、昭公时期(公元前557--526年)。食邑在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15里)。羊舌氏是晋国的公族,叔向之父羊舌职即为羊舌大夫,到叔向这一代,羊舌氏极盛,兄弟四人(伯华、叔向、叔鱼、叔虎)称“羊舌四族”,声名四播,即使楚国人都称其为“强家”。叔向比同时代的孔子大三十岁左右,杨氏立祖应早于孔子家族。
史书中的杨肸,为晋国的重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周礼崇拜和极力维护深受周王朝的器重。叔向娶妻夏姬,生子伯石、季夙。他的长子伯石(杨食我)因得罪晋贵族遭害,有后人逃往四川巫山;次子季夙携子逃往陕西华阴。
晋平公十九年(公元539年),齐景公派晏婴到晋国求婚,叔向与晏婴在宴会上交谈,各自表述了对本国政治形势的看法。两人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即公室衰弱,私家兴起,前途堪虑。叔向说,晋国的庶民百姓已经疲惫不堪,但国君还要征发他们修建豪华的宫殿,路有饿殍,国君所宠爱的女人家里却富得流油。所以“民闻公命,如逃冠仇”,国君没有威信,“政在家门,民无所依”,私门将有取代公室的趋势。
叔向清醒地看出,公室很快就会走上未路,私家势力即将取而代之。在这种形势下,他没有依附新兴的私家贵族,而是与日渐微的公室联系在一起。因为他的家族也是公族。他说:“晋之公族尽矣。叔向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之。叔向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但只能随着腐败的公室一起灭亡,别无他法。这就是叔向的政治立场,在新旧贵族两种势力的较量中,虽然他认识到公室将是失败的一方,但由于家庭的历史渊源,他毫无选择地站在公室一边。
公室的政治利益是由西周时期延续下来的礼制传统所维护的,所以,叔向积极地维护这种传统,反对变革,成为旧势力的代表性人物。他反对子产铸刑书,就是春秋时期旧势力反对新势力进行政治变革的著名事件。
晋平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36年),郑国制定刑律,铸之于鼎,公布于众。叔向认为此事不合旧制,就给郑国执政的子产写去一封信,极力反对这样的政治措施。他从多方面阐述了铸刑书的不妥。首先,“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古昔先王的传统是不制定成文法的,只有到了政治衰败的时候才会制定成文法,“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但不公布于众。铸刑书这样的做法是从来没有过的。其次,铸刑书以后,“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西周的礼制传统将会遭到破坏。破坏了礼制,也就破坏了旧贵族的政治基础。所以,叔向的结论是,“终子之世,郑其败乎!”郑国就要败在子产手中了。
叔向写了这封信,并未能阻止郑国政治变革的步伐。而且在23年后,晋国也铸了刑鼎。无独有偶,也有一个人反对此事,这个人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造成很大影响的孔子。孔子认为,铸了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断定“晋其亡乎!”孔子同叔向一样,认为铸刑鼎是破坏贵族特权地位,必然要导致亡国。
----杨安(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