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族谱》续修登记要求

一、登记原则:这次续修族谱,本着“敬宗收族”的原则,根据原谱,顺藤下查,尽量不遗漏每一个族人。要在全体族人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增强全体族人的家族观念,使大家处于同一价值观念之下,广泛参与,共同出力,一起谋划。

二、登记方法:登记方法采取入户登记、网络通讯登记、分片登记、分房系登记。以入户登记为主,以本县为起点,划片登记,上接原谱房系;再以世系图为母本,顺藤下查,查漏补缺;同时开展网络通讯登记,以解决老人不详子辈信息,子辈不详祖辈房系的个别情况。远在海内外、客居他乡的族宗人士,可寄来生平业绩,以便载入族谱。

因族谱年久失修,有不知先祖而无法与原谱衔接的,登记后再作特殊情况处理。

入赘别姓的杨氏族人,本人已改称别姓的,则不再登记入册;入赘别姓的杨氏族人,虽本人改姓,但子女回户姓杨,则应登记归宗。

在本县居住而不属本宗房系的杨氏宗亲,愿意入谱者可按其本人房次入谱,可供以后联支续修之用。

二、几点改进

1、改男尊女卑,树立新的嗣祧观念,男女皆名,男女可嗣,以适应现代人的生育观。

2、改简历单一,增生平业绩,登记表即人物志,高官平民都应有简历,平凡之中有真奇,一技之长有业绩。

3、改只重墓葬,不载籍贯为墓以新风时尚载入,籍贯迁居必详。以适现代社会风情。

4、改“干支”纪年为“公元”纪年,或阴阳历同记。公元纪年以便户口管理、身份证办理,注明干支便知12生肖。

总之,要求真求全,与世俱进,保证其传世价值。一谱在手,知己之本,借古察今,镜己之行,承前启后,扬祖之德。

二、具体要求

1、“支别”填“仪”“伯”“惠”“贤”四分和“贤分选支”“贤分暹支”等,“房次”越详越好,如“贤分选祖鼎房俨公泽派下……”。不清楚的可在表里往上多填几代,以便查谱后补填。

2、“世次”即第几世,如“十六世”“十七世”等。

3、“上承关系”填“某长子”“某嗣子”“某养子”“某女某婿”等。

4、“派名”即按派字起的名,没按派字起名的,填已固定下来的名。人文排序,本姓在前,配偶在后。

5、配偶用词,填“配”或“原配”、“续配”、“继配”。

6、女儿出嫁用词,平民为“适”,有政治地位的为“嫁”。现废除等级用词,一律为“嫁”。

7、籍贯即祖居地和出生地,出生地与祖居地不同者,应补填出生地。地址按现行区划填写。

8、学历分“毕业”“结业”“肄业”等,可从初中以上(含初中)填起,在籍的要注明,以示不属最高学历。

9、人文名下,统项一体,例如:字号笔名、籍贯、现居、生卒墓、享年、学历、政治表现、社会经历、职务职业、技术特长、主要业绩、宗教信仰。配偶名下加注子女情况和娘家父母姓名。

10、女丁名下加注出嫁地、婿名及子女情况。婿名可与“配偶”格式相同。

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填多填少,增项减项,由申报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定。

《杨氏族谱》续修小组

20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