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要记述杨炯、杨亿、杨时、杨万里、杨维祯、杨慎在文化、艺术界的光辉事迹,以时代为序分述如下:

初唐诗人杨炯

在初唐文坛上,有四颗光彩夺目的明星,这就是号称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而其中的杨即诗人杨炯。然而杨炯并不承认这个排列。他对人说:“我不敢排在卢照邻的前面,但又不甘心列在王勃之后”。他的文思被时人喻为“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杨炯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杨七”。他出身寒微,自幼聪明过人,发奋苦学,涉猎群书,知识十分广博,词藻丰富,文笔华丽,很小就才华展露。10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应童子科,被举为“神童”,进朝廷专设的弘文馆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学识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担任朝廷的校书郎官,负责整理历史著作。公元682年,被人推荐,担任崇文馆学士,随后又担任太子詹事司直,辅佐太子,纠弹百官。后因堂弟杨神让参与讨伐武则天的活动,受连累,被贬为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不久即出任盈川(今属浙江衢州)令。杨炯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常常讥讽朝廷官员,称他们为麒麟楦(即只修饰外表而无德行),所以得罪了许多人,以至于仕途坎坷,极不得意。大概在公元693年后不久,死于盈川任所。他死后,家人将灵柩运归洛阳,葬于洛水之滨。

虽然仕途多险阻,但杨炯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很大。他的文章名噪一时,许多名流显宦都以能请他写神道碑、墓志铭等为荣。今存《杨炯集》中有赋8篇,序11篇,碑、铭、表、议6篇,神道碑和墓志铭19篇,行状、祭文、辨、赞8篇,题材广泛,文章结构和气势宏大,措词华丽,曲尽其妙,文体颇为时人模仿。其诗作不仅在内容上有新的突破,而且在形式上也大有创新。其中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等都脍炙人口,为后世文人学士所传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北宋才子杨亿(974~1020)

字大年,福建浦城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11岁时,宋太宗派人测试其才,他下笔如飞。宋真宗时,他参与编修《太宗实录》、《册府元龟》。

他的写作习惯很特别。一旦写作,便召弟子门客饮酒博戏、投壶、下棋,他就在这种氛围中构思,边玩边以小方纸写文。每写满一纸,便让弟子一旁抄录。顷刻之间已得数千言,弟子疲于应命。

有次,寇准戏与同事作对子,出上联“水底日为天上日”,无人能对。恰好杨亿前来,未加思索,脱口而出:“眼中人是面前人”,对得天造地设。

他为朝廷起草的诏书,常被参知政事涂改得面目全非。他愤而不平,就在涂改是添墨画成鞋底样,一旁还戏题“祖传杨家鞋底”。有人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是别人的脚印。

杨亿著文贵在独创,但也虚怀若谷。他编《册府元龟》时,送真宗赵恒阅览。发还时常有签条贴在上面,哪怕细小的差错也未曾漏掉。杨亿心想真宗不可能有如此空闲精神,定有高手在旁。果然,他打听到是陈彭年替赵恒审看的稿子,于是邀陈彭年一起编书。

宋朝名儒杨时(1053~1135)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雪天,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正在午休。这时,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踏雪而到,有事要拜见这位名人。他见程颐闭目休息,就不上前打扰,只是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外。待程颐一党睡醒,发现门口站着一位来客,大雪已把他埋了一尺多深。这便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那位来访者就是当时已经41岁的杨时。

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号龟山,人称“龟山先生”,生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他自幼聪明好学,能诗能文,年龄稍长后潜心学习先哲经典和历史著作,在传统文化中广泛汲取营养。公元1076年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中了进士。当时程颢和程颐在许昌一带讲授孔孟之学,影响极大,全国各地的学者都赶赴旁听。强烈的求知欲使杨时弃官不赴,而去拜“二程”为师,在他们门下研究哲学。因勤奋刻苦,谦虚好学,能抓住理学真髓,深得业师赏识。后来杨时回原籍,程颢送他时说:“吾道南矣!”深信他能光大自己的学说

杨时闭门谢客、潜心研究二程之学长达十余年。他担任过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知县,均有善政,而且安于做地方官,不求闻达。《宋史》称他“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后来还担任秘书郎、著作郎、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国子监祭酒等职,曾因建议皇帝以邪说的名义取缔王安石的学说,而遭一些人攻击和反对,一度离职。南宋初,又担任工部侍郎兼皇帝侍讲,以及龙图阁直学士等职。

杨时是两宋理学的中介,对当时各派学说和思想兼收并蓄,尤其得二程理学真传,从根本上把握了二程关于“理”、“理一分殊”、“格物致知”思想的核心,成为二程学说的传人。在他之后,他的间接弟子朱熹又将他的学说发展为朱子学派。

杨时晚年告老还家,优游于林泉之中,卒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终年83岁。他死后,南宋朝廷为了表彰他,赐谥号“文靖”。

诗人、学者杨万里(?~1206)

字廷秀,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自幼家境贫寒,立志读书。6岁时在河里戏水,县令把他的衣裤挂在树上,出了一副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让他对下联,对不出就打板子。他脱口而出:“万里长江作澡盆”。顿时,“神童”美誉传四方。绍兴二十四年(1154)他中进士,步入仕途。

杨万里为人正直,为官忠于职守。在永州任职期间,崇敬被谪居永州、力主抗金的名将张浚,多次登门拜访,张浚以“正心诚意”相勉励。自此,杨万里终身奉张浚为师,并集“正心诚意”的意思,自号“诚斋”。而张浚也颇赏识他的才学和品格,担任宰相后对他也多有提拔。

乾道年间(1165~1173),杨万里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向朝廷上《千虑策》,在国势、人才、刑法、民政、兵、将等多方面极陈国家利弊,力斥投降之非策,深得当时的重臣虞允文、宰相陈俊卿赏识,推荐他担任国子博士、侍讲等官。后因奸臣专权,他辞官回乡,誓不再出。开禧二年(1206)去世,终年83岁。他死后,朝廷追赠光禄大夫,赐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刚直不阿,为官多为权贵忌恨和排斥,他只有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激情倾洒在诗的创作中,并创造出一种独具风格的“诚斋”诗体。他的诗作极为有名,与当时著名的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四大家”。他的诗有九种专集:《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退休集》,所收诗作达数千首之多。

另外,杨万里还是一位勤奋研究儒家哲学的思想家。他的哲学与孔、孟周、程不同,富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一生写了不少哲学著作,其中以《诚斋易传》、《庸言》、《天问天对解》等闻名于世,对当时和后世的思想文化、学术都有一定影响。他生平勤奋写作,诗文、著作极为丰富,去世后,其主要著作由儿子杨长孺编为《诚斋集》,共133卷,此外还有诗作合集《诚斋诗集》(又名《杨文节公诗集》)。

元文学家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朝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杨维桢是个风流才子。年幼时,他父亲在铁崖山上筑了一座楼,植梅数百株,藏书数万卷,把他送进楼后撤了梯子。他关门读书5年,每天背诵数千言,终成进士。

杨维桢受命编纂辽、金、元三朝史。有一次,一群诗文作者携金带银,想让他把自己的诗作入选。他坦言相告:我做官有时碍于情面稍作变通有之,对于诗文,即使心肯,眼也不肯从命,所以从来不敢欺骗当今读书人。

元亡后,朱元璋慕名派员登门召见他。他辞谢:“岂有老妇将死而再嫁人者?”第二年,朱元璋又派员请他,他写诗向朱元璋表明心迹:皇上若答应,我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勉强干我不能干的事,我就赴召,不然跳海而死。朱元璋答应了,专程派车接他抵京。杨维桢没要官职,只住了110天,即请求回乡,朱元璋仍派车送他。对此,明代宋濂写诗赞曰:“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明朝状元杨慎(1488~1559)

在杨氏家族中,明朝出了一位官职不大、名声却超过当宰相的父亲、名垂千古的人,他就是文名满天下、才气超群伦的状元杨慎。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李慎出生于北京崇文门内的杨府,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诗词文赋,过目成诵。又长于诗赋,其中有首《黄叶诗》被著名文学家、宰相李东阳偶尔发现,大加赞赏,并破例收为弟子,使他一时名满京师,许多文人墨客都乐意与他交往。1507年,杨慎回四川参加乡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举人。1511年,参加会试,殿试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24岁即高中状元,独占科场鳌头。其后以状元身份在翰林院做修撰之职,从此步入仕途。但官场险恶,仕途坎坷,加上父亲担任宰相,得罪之人颇多。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犯上,在政治风浪中屡遭艰险。特别是嘉靖三年(1524)七月十五日,他因参与朝廷大臣集体抗议皇帝违反祖制,被皇帝下诏廷杖,虽然死里逃生,但被削去官职,当成罪囚发配云南。

谪戍云南的杨慎虽然在生活待遇方面比较优厚,又得到地方官和士绅们的尊重,但终究受人羁縻,行动很不自由。他在各地游历,搜集民间风情习俗,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协助编纂《云南通志》、《四川总志》等,并收徒讲学,在边疆地区传播传统文化,深入研究传统哲学,成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

公元1559年六月,在云南充军几十年的杨慎满怀悲愤地写下《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控诉翻天覆雨的官场。七月六日,他带着终身遗恨病逝于云南永昌一所禅寺中,享年72岁。(杨静琦女士先生提供、授权刊登,西部地方志与长城研究所 蔡向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