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画桥藤林杨家位于贵溪、万年、弋阳、余江四县交界处,地处怀玉山余脉,这里群山相连,森林茂密,山势险峻。在方志敏、邵式平和黄道的培养、教育和影响下,杨金阁、杨金快、杨子汉、杨子荣、杨吉太、杨范太、杨港太等一批贫苦农民踊跃参加了革命团,并陆续加入了共产党,建立了杨家村党支部,杨金阁任党支部书记,开展了“上名字”运动,组织农民革命团,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武装,杨家当时只有70来户人家,“上名字”的就有60多人。
1929年8月中旬,受方志敏、黄道派遣,张焕登来到杨家检查指导工作,并召集村党支部一班人秘密开会,研究抓土豪劣绅举行暴动等问题,不幸走漏消息,国民党靖卫团和挨户团前来镇压,杨金阁不幸被捕,于大桥惨遭杀害。
9月4日,杨金快等再次组织秋收暴动,活捉“靖卫队”首领杨家甫等。9月上旬,国民党戴岳旅一部及县靖卫团、挨户团清剿暴动区域,杨家被敌占领。1929年11月,方志敏亲临余江锦北指导工作,秘密来到杨家检查指导再次暴动准备工作情况,并整顿了党组织和游击队,介绍了弋横暴动经验,布置了下步工作。1929年12月下旬,在方志敏、邵式平及黄道的亲自指导及中共余江县委的领导下,画桥山区爆发了以抗租、抗债、抗苛捐杂税为内容的年关暴动,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此时出击余江锦北山区,杨家贫苦百姓揭竿而起,终于取得了暴动的胜利。在随后数月中,锦北其他村庄及万年邻近乡村也都取得了暴动的胜利,陆续建立了一、二、三区和余万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5月上旬,由黄灿、罗运来主持,在有1000余年历史的杨家祠堂召开了100余人参加的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饶茂林当选主席,隶属信江(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下辖一、二、三和余万四个区苏维埃政府,辖区包括现在的高公寨林场、画桥镇的全部及黄庄乡、原石巷乡的大部分,还有万年县的苏桥、山家寨、挡下三乡及青云镇的部分村庄,地域面积240平方公里,22000余人。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将地主杨金辉的一栋十拼屋作为办公驻地,房屋面积约有800平方米,还有约1000平方米庭院,另外隔壁一栋杨顺宗的房子作为县委办公驻地。这两栋房屋背后都是山,山上树木、毛竹茂盛,依山脚建造了地下档案室和一家印刷厂。另外将一栋有千年历史的四合院杨氏宗祠作为大会堂。办公驻地背后山顶有一炮台,办公驻地正前方,大会堂(杨氏祠堂)正前方各有一座炮台,作瞭望之用。
1932年10月,在大会堂还召开了第三次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位代表120余人,胡应兴当选为主席。方志敏、邵式平多次在大会堂作报告:一是1931年4月上旬率领红十军途经杨家,在大会堂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另一次是1934年初,红军即将北上抗日时,方志敏曾来到这里,对群众作了一次讲话,他深情地说:感谢苏区群众对革命的无私贡献,大部队要北上抗日了,敌人将来扫荡,革命将处低潮,但低潮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村民群众可以不参加革命,但决不能背叛革命。在方志敏的人格力量感召下,不管敌人如何疯狂报复,藤林杨家村民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反叛者。平时召开群众大会、革命动员大会、文艺会演、审判大会都在杨氏祠堂举行。1933年5月31日,在这座祠堂演出了一曲“悲壮的战歌“,叛徒吴杞、吴双田、周连兴身穿便服,混入群众中观看欢送红军战士入伍文艺晚会,深夜围攻苏维埃政府机关,致使五名干部、两名新红军战士英勇牺牲,大会堂(即杨氏祠堂)面积有500多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但因年久失修,门上已长满了一米多高的荒草,会堂里面也长了很高的荒草,有些破烂,很多地方已经裂开,再加因积水、易倒塌。急需保护。
中共余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办公驻地在解放后作为大桥区(余江县第六区)画桥乡政府机关场所,1958年转为画桥敬老院,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发生了一场大火,原来建筑烧光了,后又在原址重建敬老院,直至前几年搬迁。大山后边的炮台也只有墙基遗址。
因此,我们要求在原址恢复中共余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建筑原貌,修复大会堂,并在大会堂内壁室作革命事迹展览。
1928年7月,受方志敏派遣,黄道深入贵(溪)、余(江)、万(年)三县边境地区,秘密开展革命宣传鼓动工作,发展秘密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建立游击革命武装。杨金阁、杨金快、杨子汉、杨吉太、杨范太、杨港太等一批贫苦农民踊跃参加革命团,不久又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杨家村党支部,杨金阁任党支部书记,并在杨家及附近的汤家、枫林、枫山、胡家等村开展了“上名字”运动,组织农民革命团,发展秘密党员,建立党的武装。杨家当时只有70来户人家,“上名字”的就有60多人。1929年8月中旬,张焕登受方志敏、邵式平、黄道派遣,秘密来到杨家,与村党支部杨金阁等一班人召开秘密会议,研究抓土豪劣绅举行暴动等问题,因走漏消息,国民党靖卫团、挨户团前来镇压,因掩护张焕登而来不转移的杨金阁等不幸被捕,在大桥惨遭杀害。其他已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和农民革命团的骨干分子陆续转移到贵溪苏区。杨金快、杨子汉等人先后参加了方志敏等举办的暴动训练班,学习了弋、横暴动经验,学会了开展革命工作和领导斗争的方式方法。训练班结束后,杨金快等人随李咸清一道被派回余江,在新成立的中共余江县委领导领导下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9月4日,按照方志敏的统一部署,杨金快等再次组织杨家秋收农民暴动,活捉“靖匪”队首领杨家甫等。接着,国民党余江县长彭克勤带领靖卫团和挨户团,随国民党戴岳旅一部大举清剿暴动区域,杨家及附近的枫山、枫林、胡家等暴动村庄的农民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终因武器落后,寡不敌众,杨家被敌占领。
1929年11月,方志敏亲临余江锦北山区指导工作,并秘密来到杨家村检查指导再次暴动准备工作情况,整顿了党组织,训练了游击队,部署了下步工作。
1929年12月下旬,在方志敏的亲自指导及中共余江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画桥山区再次暴发了以抗租、抗债、抗苛捐杂税为主要内容的年关暴动,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此时出击余江北部山区,狠狠地打击了靖卫团和挨户团,杨家广大贫雇农纷纷拿起梭标、大刀及锄头、扁担,围攻靖卫队和土豪劣绅,处决了土豪劣绅杨家甫等人,其他中小财主纷纷逃亡,暴动群众焚烧了地主豪绅的田契、借据、账簿、典押,从此,田租不交,旧债不还,奴隶作了主人,大长了穷人的志气,广大穷苦百姓纷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暴动胜利。
1930年春,蒋、阎、冯军阀混战暴发,信江地区反动力量比较薄弱,中共余江县委抓住时机,派出干部前往赤白交界地区,领导青黄不接时期的农民斗争,他们领导农民革命团,开展以禁米谷出村、分粮钱度荒为内容的青黄不接斗争。4月上旬,大桥、鹅门、灌田洪家等村农民纷纷举行暴动,打败反动武装,活捉土豪劣绅,声势浩大,威震县城。余江锦北的贫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秋收、年关和青黄不接三个时期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暴动的胜利。
中共余江县委、余江苏维埃政府一直驻扎于此,直到1934年7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苏区完全失陷。在此期间,杨家百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物质、精神上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革命,杨家村为革命英勇牺牲及被错杀的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100余人,沦陷后,大部分房屋被毁,幸存的人大多流离失所,遭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
在杨家暴动胜利80周年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79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为革命捐躯的杨家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