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四修族谱谱例(草案)

1.始祖:本谱是以效旦公为始祖的四修族谱。效旦公原籍江西,明初宦游澧阳后卜居公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江西诸祖已无从考稽,更难衔接远祖世系。因为家谱起于汉代,中断于元末,复兴于明初,清朝才得以盛行,各支各姓,亦皆如此。据实以记,客观真实乃修谱之义,不敢妄攀。但起姓之早(已有三千多年),族丁之旺(全球六千多万),是有史有据的。杨姓的帝王将相,高官平民,皆我一族,始出于姬姓,血缘黄帝,“四知”传承,遍于全球。

2.续修:旧谱毁於明季兵燹,续谱成於清同治庚午(1870年),乃仪伯(衍支江陵)惠贤合修为《杨氏族谱》。尔后,屡屡议续,实难合修,岁隔花甲,时至民国辛未(1931年),贤分选支与惠分、贤分暹支与仪分鼎力促成《杨氏支谱》,虽有分修之憾,但已尽敬宗收族之责。分修至现,岁隔80余载,再不续修,实如考古。本次四修,遵祖训,圆祖愿,宜合不宜分,宜全不宜漏,将“选支”“暹支”合而修之,谱名也恢复为《杨氏族谱》。

3.结构:原谱即三修谱按序志、房系、传记排序,分为两套支谱各八卷。本次四修改按原谱、新谱分为上、下两册。即两套原谱按原貌整合为一,独立成册;新谱按原谱房系顺序,上接原谱中比较完整的一个世次开始续修,标明上接三修谱第某页。原谱中尾续世次,简历不完整或错误的在新谱中重续完整,原谱不作改动。新谱中的文字一律采用规范的简化汉字,横排印刷。这样既保证了原谱的完整与风貌,又体现了历史变迁与时代特征。

4.房系:原谱分仪、伯、惠、贤四大支,传至四世分为六大支,二十房系。新谱遵循旧谱的房系名称和序列,除伯分失宗,仪分一房、贤分选祖大房、贤分选祖绍房誉公、贤分选祖吉房后嗣断续外,新谱以十五房系为支脉,以“曰、维”或“西”字辈为分支。这样上知远祖生平,下近五服亲属,亲情气氛更浓。也解决了由于房系庞大而不便查阅的问题。房系目录中列有“房系名称”、“部分人丁”和“所在页码”,以方便查找。

5.世系也叫世系图,即始祖以下继承关系的嗣续图,新谱按十五房系分别列于世次表前。并注明上接三修谱第某页。

6.世次表即始祖以来历代人物表。我谱和别姓谱牒最大的区别是女性配偶与男丁并列于世次(下堂改嫁的不并列于世次,可在男丁简历中附注),说明我们祖上早有男女平权之意,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更应树立新的嗣祧观念,男女皆名,男女可嗣,以适应现代人的生育观。因此,世次表中除了男丁、男丁的配偶之外,增加了杨门女丁。女丁可上世系图,配偶不上世系图。配偶书写姓名,杨门人丁只书名不书姓(除按父母姓氏取名的外),单名的如要强调习惯称呼也可姓名齐书。男丁包括子、嗣子、养子、上门赘子。

7.赘子:上门女婿并列于杨门女丁之后,有的虽已入赘,但没改姓,只在女丁简历中附注;女丁的后嗣杨姓者,与赘子后嗣同样入谱,女丁的后嗣随父姓而愿入谱者,可作兼承子入谱。入赘别姓的杨氏族人,本人已改称别姓的,则不再登记入册;入赘别姓的杨氏族人,虽本人改姓,但子女回户姓杨,则应登记归宗。

8.养子:有的养子本人虽没改姓,但后嗣姓杨的,可以登记入谱。

9.派字即派次,是辈分的标志。家谱必有派字,取名必冠派字,而现代人有的不按派字起名或单名的,一律尊重其本人意愿,以现用名入册,注明世次,如十六世、十七世等。原有派字,继续沿用,附录如下:

前派:效纪盛世思元冠原派:嗣我先泽曰维西江

续派:

志宜正大,心必明光,传家孝友,经国文章,贞以忠厚,尚其克昌。

10.称呼:男丁的配偶称“配”,再婚者为“再”或“三”;女子出嫁古称“适”,现称“嫁”,改嫁古有“迁闺”之称,现简称“改”;女子招婿简称“招”;男子出户为婿称“入赘某府”

11.简历:简历即人物志,详细为好,登记表中有较详的要求,但填多填少,或增或减皆由申报人决定。如女性配偶的出生地及娘家父母姓名皆未申报,所以谱中未列此项。一般以人丁生、居、职、卒、葬的记载为主。

12.纪年:改“干支”纪年为“公元”纪年,或阴阳历同注。公元纪年以便户口管理、身份证办理,注明干支便知十二生肖。干支纪年用汉字记载,如九月初十;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以示区别。

13.“居”以现行区划为准;老地名必须是有据可查。本县的要冠到乡(镇);外省的要冠名省、县(市)、乡(镇)。

14.“职”:包括学业、职称职务、政治面貌,一般要填到最高最终的,暂时打工的、临时就业的不作职业辑录。在籍就读的写“就读于某某大学”,以示不是最终学历。

15.卒葬:卒者填出享年,以便人寿统计,“葬”以新风时尚载入,以适现代社会风情。详则填,罔则免。

16.传文:传文有传记、简历之别。本着生不立传的古训,对较高职务职称的人员、对捐资的人员、对四修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分别叙文辑入。各房系也可对祖上撰文以祭之,直接编入本房系之后。

17.祖上不祥者:因族谱年久失修,有不知先祖而无法与原谱衔接的,作特殊情况登记附后。

18..查阅:一、世系查阅。可根据世系图,上溯始祖,下延子孙。知辈分,别亲疏。定位自己,悉知宗亲。二、世次查阅。根据所属房系,再查“维”或“西”字辈的分支支系即可查阅该世次的简历概况;三、按已列人丁查阅,房系目录中列有本房系的部分人丁,不太熟悉房系的可根据房系中较熟悉的人丁去查阅;四、按乐捐芳名查阅,大多数房系皆有乐捐人士,已列入谱中,也可依此查阅。

杨宜松

20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