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杼首封杨侯及其世系

湖南城步县的杨氏族谱(简称《城步谱》)、广东的梅州杨氏族谱(简称《梅州谱》)和湖南望城的卯田杨氏族谱(简称《卯田谱》)认定杨氏受姓之始祖为杼公。杨杼世系的详细情况刊列如后:
1世,杨杼(姬杼):周武王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之弟。《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亦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寿86岁,谥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在《卯田谱》中,除载有杼公画像外,还有鼻祖杼公墓图。图记云:杨杼墓在陕西弘农县,龙远勿述,经西源毕,横开大帐,中抽降脉,闪跃连断,撒落平洋,结金龟上水一局,穴情精巧,泾渭二水,夹流南北,二山排列,大账包裹罗城,城外尖贺秀峰如画。兹依旧牒恭录,俾各房子孙咸知鼻祖邱墓之所在。】
配姒氏,生于周成王二十五年辛酉(前1080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不详),诰封贞静夫人。葬同夫山。生二子:伯沃、仲沃。仲沃,官拜中卿大夫,配政氏,生子唐。
2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丙申(前1045年)三月初三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卬(前953年)五月十四日,寿92岁,谥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配胥氏,生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己亥(前1042年)六月初六日卯时,寿89岁,诰封专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庚。
3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四月二十日丑时,袭杨侯,官拜中卿大夫。卒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54年)十月十六日卯时,寿68岁,谥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
配贲氏,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六月十一日卯时,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卯(前953年)四月初八日酉时,寿76岁(原文有误,应为69)。葬同夫山。生子三:文、亶、亭。
4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正月初八日酉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十年丙午(前913年)正月十六日戌时,寿86岁,谥青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
配山氏,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三月初十日子时,卒于周孝王二十三年己丑(前930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寿69岁,谥端庄夫人。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生子昭成。
5世,杨昭成:生于周恭王元年甲辰(前974年)七月初十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一年丁巳(前901年)六月初十日卯时,寿73岁(原文有误,应为63),谥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
配宣氏,生于周恭王七年乙巳(前967年)五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周夷王三十四年庚午(前882年)四月二十五日丑时,寿85岁,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四:辛、康、京、襄。
6世,杨康:生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46年)九月十四日午时,官周王朝卿士大臣,卒于周夷王三十三年己巳(前882年)十二月二十日未时,寿64岁,谥威烈。葬古圹坳,牛形,庚山甲向。
配柳氏,生于周懿王五年己未(前952年)六月初十日亥时,卒于周夷王三十六年壬申(前889年)正月二十日戌时,寿73岁,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嗣祀子绍甲。
7世,杨绍甲:(箕子六世孙),生于周夷王元年丁酉(前924年)正月二十日戌时,官礼部尚书,聘为上卿,封侯爵,周宣王元年甲戌(前827年),敕命肇封为大太祖杨侯。卒于共和元年庚申(前841年)四月十八日酉时,寿83岁,谥孝善。葬山东乐陵南门外南,蛇出洞形,辛山乙向。赞曰:
恩锡九重,缵祀承宗,心怀箕子,孝格苍穹。
配凤氏,生于周夷王五年辛丑(前919年)二月初一日亥时,卒于周厉王二十年壬寅(前858年)四月十五日酉时,寿61岁,封慈善夫人。葬同夫山。养子涧。
尚父杨涧再封杨侯及其世系

据《卯田谱·旧序》载:“粤稽我杨氏鼻祖,系出姬姓叔虞之后裔也。自周康王六年戊辰岁,肇封叔虞之子讳杼为杨侯大夫,即以杨为氏焉。传至六世康公被乱所害。宣王元年甲戌,聘箕子六世孙讳绍甲,以祀其先,不数年,报国阵亡。王不忍绝其祀,不得已命五子讳涧再封杨侯,以承其祧。”这就是史书中所记的“周宣王少子名尚父,封于杨邑(在今湖北省襄阳一带),号称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见《广韵》)。”
8世,杨涧:绍甲养子,字尚父,生于周厉王十三年乙未(前863年)六月十八日卯时。周宣王姬静十九年壬辰(前809年)敕命再封为太祖杨侯(一说为周宣王二年),事父至孝。卒于周宣王二十五年戊戌(前803年)八月十五日卯时,寿61岁,谥忠邦。葬南京西门外黄锹形,乾山巽向。赞曰:
赋性坚忠,螟负孝纯,螽瓞绵报,振蛰有伦。
配伊氏、祁氏。伊氏生于周厉王十五年丁酉(前864年)八月初八日丑时,卒于周宣王四十年癸丑(788年)五月初八戌时,寿76岁,谥敬戒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五:寅、具、其、见、舆。
9世,杨其:生于周共和三年壬戌(前839年)三月初四日子时,袭侯爵,卒于周幽王五年甲子(前777年)二月初八日未时,寿62岁,谥明睿。葬山东乐陵南门外南,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配史氏,生于周共和三年壬戌(前839年)五月二十日寅时,卒于周幽王五年甲子(前777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寿62岁,封贞静夫人。葬南京东门外,虎形。生子二:丙宏、丁宏。
10世,杨丁宏:生于周宣王九年壬午(前819年)正月初一日戌时,官晋中大夫,卒于周平王三十年庚子(前741年)九月十二日未时,寿78岁,谥庄敬。葬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配仲孙氏,生于周宣王十年癸未(前818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卒于周平王二十一年辛卯(前750年)十月二十五日未时,寿68岁,谥真静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岑。
11世,杨岑:生于周宣王二十九年壬寅(前799年)五月初四日戌时,官晋上卿大夫,卒于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前726年)九月十六日卯时,寿73岁,谥威严。葬南京北门外,虎形,庚山甲向。
配耿氏,生于周宣王三十年癸卯(前798年)六月初八日未时,卒于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前726年)九月初四日戌时,谥贞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懿宣。
12世,杨懿宣:生于周幽王六年乙丑(前776年)正月十五日午时,官晋上卿大夫,京都御史,卒于周桓王十六年丁丑(前794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时,寿72岁,谥刚毅。葬南京北门外,虎形。
配裴氏,生于周幽王七年丙寅(前775年)七月十五日子时,卒于周桓王十八年己卯(前702年)四月十三日酉时,寿73岁,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来。
13世,杨来:生于周平王二十三年癸巳(前748年)九月初九日午时,官授国老,卒于周庄王十五年己亥(前683年)正月十五日寅时,寿66岁,谥优裕。葬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赞曰:
国强势重,靡事烦忧,德隆道盛,养尊有余。
配航氏,生于周平王三十四年甲午(前747年)正月初三日午时,卒于周僖王三年壬寅(前679年)九月二十日午时,寿67岁,谥清静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惠。
14世,杨惠:又名徽,生于周桓王二年癸亥(前718年)八月十五日巳时,授大司马,官拜国老,卒于周襄王十三年壬午(前639年)十月初四日卯时,寿79岁,谥易直。葬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配项(亢)氏,生于周桓王三年甲子(前717年)七月二十日子时,卒于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前637年)八月十八日卯时,寿80岁,谥敬威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泰聘。
15世,杨泰聘:一名泰晰,生于周庄王四年戊子(前693年)三月十八日子时,官楚丘(今河南省滑县东)令,政简刑轻,民歌乐之。卒于周匡王五年癸丑(前608年)十一月十一日辰时,寿84岁,谥和厚。葬山东洋坡坪口,仙人骑鹤形,丑山未向。
配项(亢)氏,生于周庄王三年丁亥(前694年)十月二十六日未时,卒于周襄王三十三年壬辰(前619年)二月十五日寅时,寿75岁。葬同夫山。生子六:平温、平淑、平、平英、平华、平芙。
16世,杨平芙:生于周惠王三年丁未(前674年)四月初六日丑时,为晋邑令,卒于周匡王五年癸丑(前608年)九月十六日,寿66岁,谥勤慎,葬南京城东,黄鳅形,申山寅向。
配富氏,生于周惠王三年丁未(前674年)十月十六日子时,卒于周定王元年乙卯(前611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时,寿63岁,谥贞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二:载、戴。
17世,杨戴:字锡富,以博学著称。生于周襄王元年庚午(前651年)五月二十六日寅时,授上卿大夫,卒于周简王八年癸未(前574年)四月二十日午时,寿77岁,谥文密。葬河南东门外,将军镇殿形,乾山巽向。
配汤(滑)氏,生于周襄王元年庚午(前651年)十一月十八日寅时,卒于周简王六年辛巳(前580年)三月十六日酉时,寿71岁,谥一品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盛石。
18世,杨盛石:生于周襄王二十三年壬辰(前629年)四月初九日丑时。于周灵王十年己亥(前562年)征为博士。卒于周景王十五年辛未(前530年)二月初五日子时,寿101岁,谥文寿。葬河南东门外,乾山巽向。赞曰:
耄耋将颐,好学日西,书不负人,征旗必至。
配燕氏,生于周襄王二十三年壬辰(前629年)九月二十六日寅时,卒于周灵王十一年庚子(前561年)八月十八日巳时,寿68岁。葬同夫山。生子八:雅、乐、快、渠、悟、呈、欢、江。
19世,杨欢:生于周定王元年乙卯(前606年)六月初七日亥时,官周上大夫,授太师少保,卒于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前528年)八月初一日子时,寿78岁,谥庄敬。葬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配敖氏,生于周定王十一年乙丑(前565年)七月二十日子时,卒于周景王二七年癸酉(前528年)十二月二十日巳时,寿68岁,谥一品慈善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三:孟洪、仲洪、季洪。
20世,杨季洪:生于周灵王七年丙申(前565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袭侯爵,卒于周敬王十九年庚子(前501年)十二月十四日酉时,寿64岁,谥英敏。葬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配湛氏,生于周灵王七年丙申(前565年)十二月初八日巳时,卒于周敬王二十年辛丑(前500年)三月二十日辰时,寿65岁,谥一品英敏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东莲。
21世,杨东莲:生于周敬王八年己丑(前512年)四月初八日酉时,袭侯爵,卒于周考王六年丙午(前435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寿77岁,谥英武。葬江西九龙潭九岭,鸦形,亥山巳向。
配绍(韶)氏,生于周敬王十八年己亥(前502年)八月初八日丑时,卒于周考王十二年壬子(前429年)四月初四日酉时,寿73岁,赠一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定悼。
22世,杨定悼:生于周贞定王十四年丙戌(前455年)正月初二日午时,袭侯爵,卒于周安王十五年甲午(前38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时,寿68岁,谥清勤。葬山东乐陵南门外,牛形,丑山未向。
配公孙氏,生于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庚子(前441年)三月初三日子时,卒于周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前348年)四月初六日丑时,寿93岁,赠一品清勤夫人。葬江西九龙山九岭,海螺形,丑山未向。生十五子,其中十四子在晋国内乱中被害。仅存第十三子伯侨以延续其后。
杨伯侨三封杨侯及其世系

关于伯侨三封杨侯之事,在杨姓家谱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
第一种是:杨定悼及其余十四子在晋国内乱中(指周安王十五年,晋孝公六年,即前387年)被强晋所杀,仅第十三子伯侨同母亲公孙氏,幸被家人古吉搭救,投靠晋国贤士大夫习。习为掩护其母子俩,与公孙氏拜为兄妹,习呼伯侨为外甥,曾改名文实。大夫习畏惧晋国六卿的强盛(当时正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前夕),让伯侨母子归附周。周王(应指周安王)任命伯侨为中大夫。周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是为继杨杼而后的杨姓第23世祖。
而第二种是: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伯侨为晋武公之子,晋献公诡诸之弟(献公是公元前676至前651在位)。从杨杼算来为12代,两者之间的代数差距就很远了。两种记录之间的生卒年相差两至三百年。而这第二种记载又是以伯侨为第一世始祖的。其原因姑置不论,现仍按第一种记载延续如后:
23世,杨伯侨(侨亦作桥):字文实,生于周安王五年甲申(前397年)十二月十四日酉时,寿82岁。周王念杨氏历代功勋,敕命封为杨侯祖,赠名硕公,谥贤敬,葬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配于氏,生于周安王十四年癸巳(前388年)八月二十五日丑时,卒于周慎靓王五年乙巳(前316年)十月十四日卯时,寿72岁,封一品敬贤夫人。葬同夫山。生子三:逊、近、述。
24世,杨逊:字子谦,生于周显王十一年癸亥(前358年)六月初二日申时,袭侯爵,卒于周赧王五十五年辛丑(前260年)十二月三十日申时,寿98岁,敕封左卫将军。葬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配姜氏,生于周显王十四年丙寅(前355年)三月十八日申时,卒于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前297年)十月二十日卯时,寿58岁,葬古龙潭,猫儿洗面形,甲山庚向。
继配曾氏,生于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前353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时,卒于周赧王二十一年丁卯(前294年)四月初八日酉时,寿57岁,葬古龙潭,猫儿洗面形。生子章。
25世,杨章:字道斐(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在东周末年的周显国、周慎靓王、周赧王时期,即战国末年。居华阴。配姜氏。生子三:款、志、朗。
26世,杨款:字洪哲,生于周赧王四十八年甲午(前267年)七月初十日辰时,封秦国上卿,卒于汉惠帝元年丁未(前194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寿73岁,葬山东南门处,蛇形,乾山巽向。子孙迁往北京顺天府大兴县。
配曾氏,生于周赧王五十年丙申(前265年)十月初二日子时,卒于汉惠帝元年丁未(前194年)正月初二日亥时,寿71岁,封一品敬德夫人。葬山东湖圹,牛形,申山寅向。生子四:显、硕、顾、顺。
以伯侨为始祖的杨氏世系

在杨氏家谱中有以伯侨为始祖而记载世系的。福建的漳州杨氏族谱(下称《漳州谱》)和湖南汉寿的花园杨氏族谱(下称《花园谱》)即是。《花园谱》的世系如下:
1世,杨伯侨:又名文实。晋武公之子,献公之弟。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在位)元年庚午(前651年),被任命为中大夫。五年甲戌(前647年),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配于氏,生三子,逊、近、述。逊袭位;近,字子恭,为邑宰;述,字子宪,官令尹。
2世,杨文:亦名逊,晋献公子舍人,袭侯爵,配卫氏,生子突。
3世,杨突:官拜羊舌大夫,食邑于羊舌,故又称羊舌突。辖铜鞮、杨氏、平杨三邑。
4世,杨职:晋悼公(前572年至前558年在位)重臣,辅佐祁奚作中军尉。配赵氏。生四子:赤、肸、鲋、虎,称“羊舌四族”。
5世,杨肸:字叔向,博议多闻,为晋平公彪(前557年至前532年在位)太傅,仲尼称为“古之遗直”。配巫氏,生子伯石。另说季夙为肸之子,季夙生子道。肸因弟弟羊舌虎党于栾盈而被牵连,降为皂隶,子孙因避晋祸,一度逃避华山仙谷中,后迁华阴县。
6世,杨食我:号石,亦名伯石。史有“叔向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的记载。任晋上卿,因得罪晋贵族而遭迫害,子孙隐居华山仙谷中以避难。
7世,杨道:字子容,为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0年在位)大司马,谥曰迪忠王。配于氏,生子忠。
8世,杨忠:为周景王太傅。配闵氏,生子业和华。
9世,杨业:为周敬王姬匄(前519年至前476年在位)太傅,配伍氏,生子赞。
10世,杨赞:为周敬王上大夫。配向氏,生子祺和祎。
11世,杨祺:为周元王姬仁(前475年至前469年在位)司马,配艾氏,生子羡。
12世,杨羡:为周考王姬嵬(前440年至前426年在位)左将军,配于氏,生子惠。
13世,杨惠:为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22年在位)大夫,食采潼关。配庄氏,生子元和潼。
14世,杨元:为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在位)左庶长,配宋氏,生子温。
15世,杨温:周安王时为温州(故所在今山西孝义县西90里)牧,配范氏,生子三:志、雍、述。
16世,杨志:为周显王姬扁(前368年至前321年在位)左将军。配巴氏,生子章。
17世,杨章:字道斐,生于东周末年,亦即战国末期。配姜氏,生子三:苞、朗、款。父子相继为周显王姬扁与周靓王姬定(前368年至前315年在位)左、右将军,居于华阴。
18世,杨款:字宏哲,曾任秦国(战国时代)上卿。配鲁氏,生子四:长显;次硕,字佳音;三图,字佳郁;四春,字佳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