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杨氏族谱》序)
族谱之续修,示宗支世系,孰亲孰疏,茫乎莫辨。子孙虽有念祖之思,实无可考,孝悌之心,全然无矣。
吾杨氏迁居寿邑,历经明清、民国,迄今已近六百二十年矣。而族谱之续修,是始于湘潭公在康熙初叶幼时所记之谱稿,记时居仁祖尚在,其中云:杨氏一族,世居寿光县官台场孙家庄,隶灶籍第一灶。甲户杨从道,则从道为始祖无疑矣。历世相传,来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然家乘失传,无从考稽。故就所传为据耳。
后五十年源济祖在雍正十一年癸丑,累集抄为墨本。当时见之者少,而后乾隆、道光、同治,迨至民国九年四刻之,积至今又是六十有一年矣。其间日寇之乱国,国家之政变,社会之进展,以致坟墓尽平,碑碣无存,世系之考证,全无所依,长期拖延,谱牒不修,世系统绪则紊乱耳。
回忆至此,为子孙者,大有感焉。然而,近几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饶裕,建设壮丽,而新起之人念祖之思尤更甚焉。
今有树声、清淮二人倡议续谱,会同族人协力续修,于本年二月初旬开始,五月上旬竣工。其中人口之增添,外地之迁居,革命之职衔,无嗣之继承,各于名下详注焉。全按前人之谱例续成新编,详加核兑,全然正确,阖族之人均感幸事。
古语云:木有本,水有源,积善必有余庆今于谱中全然见之。观于谱而孝悌之心自然生矣。枝叶虽远,盛条业生,实同本也。宗派涣发,分流外地,悉同源也。按实述之,爰以为序。
公元一九八一年岁次辛酉五月五日。永贵、玉汉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