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杨姓,可能很多人最先想起的就是“杨家将”,这只能说,是小说、戏曲、电视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其实,作为中国第六大姓的杨姓无论在厦门还是台湾都算得上是举足轻重的大姓。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陈淑娥女士的介绍,一起走进“杨姓”的世界。
厦门杨氏出自两派
杨姓出自姬姓黄帝次子少昊之后裔。古今姓氏书籍对杨氏授姓有两种说法,一是据《汉语大词典》注: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公元前781—771年)封为杨侯,其后裔以杨为姓;二是《汉语大词典》另一处:“唐叔虞之后至晋武公(公元前678年)逊于齐,生伯乔,归周天子封杨侯。”杨氏老祖宗应称少昊为杨氏鼻祖,杨杼公为杨氏第一代开基祖,三十五世杨震为关西(四知堂)始祖, 四十世杨安国为弘农始祖。
杨姓之根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桥山、姬水间,在漫长的家族文化史中,忠、勇、孝、敬、勤、俭、仁、义,是杨姓文化的精髓。
根据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研究公布,厦门市杨氏来源大致可归为二大衍派:一是唐末885年从河南省固始县迁入闽南一带的杨安公。杨安公有二子,长者曰逸,次子曰肃。杨肃为同安、厦门关西肇基祖;二是元末(公元1341年)从河南固始县入闽南择居凤山之北碧溪(即灌口后溪)的杨德卿为霞阳肇基祖。
“四知”“十一相”
早在秦汉时期,杨姓就形成了望族———弘农杨氏,这表明杨姓聚族时间久远。
杨氏第一代开基祖杨杼后裔权高位显,成为秦汉时期的弘农望族。弘农杨震家族“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是后汉史上的一段佳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廉洁奉公的故事千古流传。杨氏亦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以“清白传家”为额。
魏晋南北朝,杨姓子弟播撒在华夏大地各个角落,氐族杨氏先后建立起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其昌盛与大隋杨氏并驾齐驱。“西晋三杨”分权武帝司马炎,势倾天下。一门之内,功名满堂,杨播一家成为北魏政权中的显贵。氐族天水杨氏一度与弘农杨氏并称,成为西北显姓。
在唐朝,杨姓曾出过十一个宰相,名将、名臣不计其数。
菲律宾杨姓源厦门
杨姓在宋元之前基本上是北方的显姓望族,但在宋元明时期,杨姓开始大量南迁。在南迁福建的杨氏族人中,以漳州杨氏71世的杨时最负盛名。杨时为宋代学者,世称龟山先生,朱熹等“东南三贤”即出其门下。师承程颢、程颐,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留下了“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等千古佳话。
据台湾史学家李济博士考证:“杨氏在西晋末(316年前的几年间),已有部分迁于闽、越,亦有于唐末避黄巢之乱人闽者, 自宋代起,福建始成为杨氏播迁之中心。”
据《菲律宾董杨宗亲总会新厦落成纪念特刊》所载,散居在菲律宾的杨姓人,则大都来自厦门、泉州及其附近的晋江、金门、安溪等处。
厦门两座杨氏宗祠
霞阳杨氏宗祠位于海沧霞阳村,祠堂建于明代。明末清初,霞阳杨氏第十一代杨文科、杨文允兄弟随郑成功驱荷复台进入台湾,在今台南佳里镇番仔寮解甲定居。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有一批杨氏族人从大陆到佳里镇定居开发,并建杨氏祠堂。三百年来,由霞阳分居台南的族亲,经多方寻找,终于在1990年5月由杨财源、杨鸿仪等六位先生组团回到霞阳村朝拜神明先祖。该宗祠为悬山顶砖石木结构,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保留部分原有木构件及柱础,门前有六座旗杆石及照墙。
西溪杨氏宗祠位于后溪西溪村。据清代编修的《弘农堂杨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杨耕道抵西溪开基,清乾隆年间西溪村杨氏后裔一脉移居高雄美浓,一脉移台北县,一脉移台湾清水镇,1990年以后,台北市双园、台北县芦州、台南市佳里镇等杨氏宗亲均回西溪寻根。 宗祠坐南朝北,面宽15米,进深18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穿斗、抬梁混合式砖木结构,屋顶为双翘脊硬山顶,平面结构为两进一天井式。祀西溪杨氏开基祖杨耕道等先祖牌位。该建筑规模较大,并保存大量雕饰精美的清代石、木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