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寻初祖
杨姓之根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桥山、姬水间。杨氏的初祖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黄帝轩辕。历经夏商至周初,由姬姓衍生而成的杨姓,几千年来,繁荣昌盛,瓜瓞绵绵。几乎象所有的姓氏一样,杨姓的氏祖也可溯源到黄帝。
“人文初祖”的黄帝,又是姬姓的始祖,杨姓由玄嚣这一支派传递而来,而玄嚣正是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才成为杨姓的第二世。姬姓至周朝发展到了鼎盛地步,杨姓开始崭露头角。
杨姓得姓于西周,从周成王姬诵“剪桐封弟”时开始。杨姓曾三次受封:一是周康王六年姬钊封堂弟姬杼为杨侯,世称杨侯国,以杨为氏,故姬杼为杨氏肇姓始祖;二是周宣王十九年,姬静再封少子尚父,即杨氏第8世祖杨涧为杨侯;三是周安王5年,姬骄又封杨伯侨为杨侯。
秦汉望族
与其他姓不同,杨姓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望族——弘农杨氏,这表明杨姓聚族时间非常久远;汉代名臣杨震“清白传家”成为杨姓的优良传统。
杨杼后裔权高位显,成为秦汉时期的弘农望族。弘农杨震家族“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是后汉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廉洁奉公传为千古佳话。“不惑酒,不惑色,不惑财”,杨秉成为官场中的君子。杨氏亦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以“清白传家”为额。
三国时的杨修,“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遭曹操嫉恨而惹杀身之祸。
魏晋南北朝的勋贵
魏晋南北朝是杨姓风华正茂之时,杨姓子弟播撒在华夏大地各个角落,尤其是氐族杨氏先后建立起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其昌盛与大隋杨氏并驾齐驱。“西晋三杨”分权武帝司马炎,势倾天下。一门之内,功名满堂,杨播一家成为北魏政权中的显贵。氐族天水杨氏一度与弘农杨氏并称,成为西北显姓。
杨坚统一中国成立隋王朝
一统中华,兴科举,开凿大运河,这些业绩成为隋朝杨氏的标志;隋朝虽然仅仅维持了两代,但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溅起了绚丽的浪花。
竹帛烟消帝业墟,杨隋王朝倾覆,一损俱损,杨姓就此衰落。
唐代的杨姓十一相
从辉煌的帝王家族转变为平民百姓,杨姓很快适应了这一转化,他们在唐王朝时迅速喷发出自己的才智。
在唐朝,杨姓曾出过十一个宰相,名将、名臣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唐中叶玄宗时期,杨姓及杨家更是仅次于皇族的天下第二大家族,贵妃杨玉环、宰辅杨国忠两同族兄妹,对唐朝的影响更为他姓所不及。
满门忠烈杨家将满门皆忠烈,丹心照汗青,写就了杨家将彪炳史册的功绩;千百年来,在小说、戏曲、诗、词、绘画里,杨令公、佘太君的形象永远是堂堂正正;而杨家府内英雄女将更是有口皆碑。这个英雄群体,不仅在宋史上有碑有传,而且在杨氏族谱中也有他们的来龙去脉和生卒年月。
鼎盛江南
杨姓在宋元之前,基本上是北方的显姓望族,但是,在宋元明时期,杨姓开始大量南迁,在江南各省迅速繁衍,并且,人才辈出,英华毕具,为江南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
北宋末年,由于金兵数次大举入侵,宋政权南逃,河北、河南大量的官僚富豪阶层及平民随同渡江南迁。杨姓也就在江南地区鼎盛起来。
“宋室南渡”后,杨氏纷纷迁入江西,吉水杨辂一家独领江西杨氏风骚。其族源及发展情况,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曾撰文提及。
在播迁福建的杨氏族人中以漳州杨氏71世的杨时最负盛名。杨时为宋代学者,世称龟山先生,朱熹等“东南三贤”即出其门下。师承程颢、程颐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留下了“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等千古佳话。福建省将乐县于1993年10月20日举办了“纪念杨时诞辰940周年学术研计暨经贸旅游恳亲会”的盛大活动。
广东梅州杨氏客家由64世杨云岫开基。杨云岫于881年生于浙江,由进士官拜都御史出刺潮阳,于梅州水南里筑室建轩而家,在任仙游,享寿92岁。其子孙遍居海内外,人丁以数十万计。每年8月20日,其万千子孙前来祭扫祖墓。
湖南杨姓大量出现是在明代洪武以后,人称“洪武落业”。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遭受了空间的浩劫,特别是长沙、常德、益阳、湘潭等地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浙江等地的杨姓宗族,纷纷踏上了西拓湖南的征途,这就成了今天湘东、湘中、湘北大半个湖南杨姓的来源。其中常德汉寿的花园杨氏与长沙望城的卯田杨氏是其典型代表之一。花园杨氏的明迁始祖是杨敬昌。卯田杨氏明迁始祖为杨癸三。这两支杨氏都是“功名显达,代有其人,丁口以万千计”。
百世其昌遍全球
杨姓是一个具有拓荒精神的姓氏,千百年来,从河东、中原、西北到大江南北,以至台港澳、东南亚……世界各地都有留下了杨姓的生命印迹……
杨姓文化
杨姓修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家族文化史中,忠、勇、孝、敬、勤、俭、仁、义,是杨姓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