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本,水有源。追本溯源,理清派系脉络,乃撰修家谱最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要求,它以特殊形式记载族人最基本的姓氏源流、世系状况、创业仕宦、婚配关系、族规家训、居里迁徙、族内相传等重要历史资料,是炎黄子孙共有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

我祖荣公,字子江,汉太尉震公二十五世孙。公先世由陕西华阴徙迁四川夔州(唐贞观年间更名为奉节)一带,唐初徙江州(今江西九江)湖口县,次徙河南开封固释县(今之祥符)。五代时,子江公登进士第,官授南剑(今南平)镛州(今将乐县)司户,任满遭时乱,中州路阻,因执寓于镛,始迁龙池杉田里而卜居焉。传五世,北宋著名理学家、闽学鼻祖、龙图阁直学士龟山公出。本支祖嗣武公,字又轩,文林郎,官至州同知,为龟山公长子迪公第十八世嫡裔。史载;吾族世居邑东乡之会石,清顺治年间,因其父成久公遭寇谋毙之时,杨母廖氏孺人避难入城,遂徙居于镛,历三百余年,传十余世,子孙繁衍,瓜瓞绵长。据资料记述,民国六年丁已清明之际,閤族公们曾议论过修谱之事,并拟定了二十字世派,刻于《佑啟后人》碑石之中。碑文载;宗有庙,祭有田,而谱犹未立。至今,时逾九十年之久,怎不使我辈宗人甚感焦虑和愧疚?如再不及时撰修,将逾久而逾淆,人事更为沦桑,后嗣更难以木本水源。

幸逢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杨青先生,前来我县发起倡修八闽“三杨”汇谱,彼时正当将乐杨时研究会围绕龟山先生诞辰九百五十周年活动内容筹划之时,特将编纂“三杨”汇谱杨时世系卷列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当时敝人正被推举为杨时世系卷将乐编委的主编及本宗支家谱编修主事。尤其吾才疏学浅,且逾古稀之年,其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但因家谱之事乃族中大事,故不敢推辞,只得不避艰难勉力为之。由于本族家谱年久失修,遇到的问题不在少数,为了理清脉络派系,以应汇谱大局的急需,采取了先易后难的作法,遂将徙迁会石始祖明公位下世系,列入首期工程,并以复徙将乐衍派入编《八闽三扬汇谱·弘农杨时世系卷》。后因敝人遇妻室病故等变数,故将二期工程的考证、续编工作延误至今,现已告竣,以待付梓。

弘农杨氏索有清白传家的优良祖德,刚建有为,自强不息,历代先人几经劫难,均能重建辉煌。唯愿后嗣勿忘祖德,弘扬传统孝道,以齐家睦族之心,推之爱国守法,为构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孝风而敬业奉献,以慰先灵,此方不失编撰家谱之初衷。是为序。

会石杨氏明公第十八世嫡裔远祥谨识

公元二○○六年丙戊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