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从 1978 年以来的三十年,是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美好的时期。我国的历史学家们把历史上的好时期称为盛世,其标志是此时的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有所提高。历史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盛世在辛亥革命前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西周时期周
(一)江权杨姓一族,号称四知堂,在蒙江的影响很深广。 据说中华杨姓家传清白,郡系弘农,自周康王六年戊辰岁纪前一0一三年始封抒公于杨国,已经历百数十世代。到了我江权村始祖自秀公这一辈已属于杨姓第90代,他出身寒微/时值世乱,从原居住地福建省漳州府
芷溪杨氏家庙(辉公祠)上厅左侧回廊上方悬挂有杨氏十八世裔孙杨彪、杨斌的兄弟登科匾,这在当时来讲应该是家喻户晓的美谈,但因年代久远,又鲜存有文字记载,故恐众多史实无法得知。现残留部分记载也莫衷一是,特在此去谬存正,将众多资料归整一下。 《芷溪
在河南最西部的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一段黄河冲积出的绵长沙岸上,一座祠堂敛缩简朴、默然无语,这就是著名的杨震校书堂,又名三鳝书堂。杨震是东汉著名学者,同时也是当时有名的清官。而三鳝书堂,就是人称关西夫子的杨震校书、讲学20余年的地方。 杨震,生
在1997年年底,我带着杨家埠年画研究的课题,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这座山水秀丽、历史悠久的著名的年画之乡,当我问去往杨家埠村的路时,就遇到了一位身穿对襟花棉袄、手提柳筐的山东大妮,她不但热情地把我送到去往杨家埠村的汽车站,还用洪亮的大嗓门嘱
——在百色杨氏联谊会成立大会上就《广西杨氏通谱》启动工作动员的讲话杨再林 2014年3月29日 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大家好! 我们“杨氏”是个大家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中华民族第六大姓,历史悠久,杨姓自授姓以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全球有8000多万杨氏宗亲。所以全球性的、全国性的、全族性的修谱工作,此起彼伏很多。我们生活在广西的杨氏宗亲迫切渴望正本清源,能有一部史料翔实、相对完整地反映先祖们几经周折而定居八桂大地的迁徙、繁衍史。
修公家训 慎修公即汉寿花园杨氏的明迁始祖杨昌敬。他出身劳动人民家庭,一生以务农为业。由于勤劳节俭,家训有方,子孙才繁荣昌盛起来。他的《家训》的总纲领是:勤耕务读,敦伦孝亲,卑无犯上,富莫骄贫,居仁由义,睦族和亲,布衣菲食,气忍家宁。其具体内
——州珮庆善堂建馆12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杨氏宗亲、各位叔伯兄弟: 你们好!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州珮庆善堂建馆12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谨代表玉林市杨氏联谊会对州珮庆善堂表示祝贺! 120年来,州珮庆善堂武馆孕育出了杨九师等一大批德高望重、武艺超群的知名拳师,名誉两广、威名远播!2013年现任馆长杨熙安率队到北京参加国际武术交流比赛再创佳绩! 120年来,由于有庆善堂知名拳师的薪火相传、不断努力,历史悠久的南少林功夫得到了
姬杼首封杨侯及其世系 湖南城步县的杨氏族谱(简称《城步谱》)、广东的梅州杨氏族谱(简称《梅州谱》)和湖南望城的卯田杨氏族谱(简称《卯田谱》)认定杨氏受姓之始祖为杼公。杨杼世系的详细情况刊列如后: 1世,杨杼(姬杼):周武王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
我国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团结兴旺富强。盛世传志形成热潮。湘黔两省县志基本出版。在新旧县志中不同程度的记述着杨再思氏族的事绩。特别在《靖州乡土志》中详细记述杨再思氏族志,在锦屏县的新县志中详细完整地记述杨再思后裔长官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