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神童列四杰; 进士第一名。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诗人杨炯,“唐初四杰”之一。下联典出明代文学家杨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 四知传家永; 三公世泽长。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大臣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年时好学,博览群经,教书二十年,弟子千余人,当时被称为“关西孔子”。曾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生徒认为是吉兆,先生要至三公之位。后历官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果然达三公。一次,他路过昌邑,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杨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体擅西昆之美; 图书生东壁之光。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宋·杨亿,与钱惟演、刘筠等多有唱和,成《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又与王钦若领修《册府元龟》一千卷。 凤律更新占四始; 雀环依旧卜三分。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杨震。下联典指其父杨宝。 三相贤名齐凤阙; 千金诗价重钟山。 ——周师廉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周师廉题浙江省诸暨金堂村杨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明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宰相。杨荣,字勉仁,福建省建安人,建文年间进

〖杨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河洛传真,程门立雪; 章坛华胄,清白传家。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杨时,有“程门立雪”传说。下联典指东汉·杨震。 祖德恢弘,属守鱣堂旧则; 孙枝繁衍,别开鸠水名门。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芜湖县杨家渡杨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杨震;下联典指本支杨氏居于芜湖,“鸠水”,在芜湖东。 业炳关西,继世簪缨留旧泽; 学源河北,传家诗礼焕新声。 ——佚名撰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杨震事。 系出弘农,俎豆馨香绵百世

四川广元,地处四川北部的一个省辖地级市,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素有“女皇故里”、“蜀北重镇”之称。广元是一个总和女性有着极度缘分的城市,人们亲切的将广元称为“凤之城”,是有原因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出生在这里。清代嘉庆年间,今昭化区柳桥乡有妇人吕侯氏,丈夫早逝不再嫁,且精心侍奉公婆,并抚育兄弟至朝廷命官,嘉庆闻奏赐“节孝”,地方奉旨旌表,建立牌坊三座,今存一座,乃省级文保,女侯氏亦成为了广元节妇的杰出代表。 在与吕侯氏同时代的川北旺苍县,也出现了一个著名女诗人,他就是——杨古雪,

川北(广元)杨氏革命烈士英名录 杨登义:男,1931年生,广元界牌垭乡人,1933年5月参加革命,党员,1952年11月5日在朝鲜上甘岭战斗中牺牲,志愿军93团2营4连战士,志愿军93团政治处1952年12月批准为烈士,荣获三等功一次。 杨永良:男,1909年生,广元县界牌垭乡人,1933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31日在山西省黎城县杨家山作战牺牲,八路军18集团军129师385旅3营,民运干事,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1952年1月4日批准为烈士。 杨明德:男,1913年生,广元县元坝乡

女儿节,又名秋交会,流行于四川广元一带。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则天。故旧时民间以此日为武则天会期。这天,人们成群结队到皇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畔游玩。妇女们穿戴一新,相互邀约沿河湾畅游,以讨吉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活动曾一度中断。1988年,广元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并定名为“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9月1日。 四川省广元市是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诞生之地,这位一代文治 广元女儿节 武功的女皇,生于蜀北重镇、川北要塞的广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朝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二十三代后裔家中。 墨杨氏家乘,有清至民国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及铅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记载杨玠《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有民国时期抄本复印件。该谱第一卷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

杨绛先生近年闭门谢客,海内外媒体采访的要求,多被婉辞;对读者热情的来信,未能一一回复,杨先生心上很感歉疚。朋友们建议先生在百岁生日来临之际,通过答问与读者作一次交流,以谢大家的关心和爱护;杨绛先生同意,并把提问的事交给了年来投稿较多、比较熟悉的《文汇报·笔会》。我获此机会,有幸与杨先生作了以下笔谈。——本报记者 周毅1.笔会:尊敬的杨先生,请允许我以提问来向您恭祝百岁寿辰。您的生日是1911年7月17日。仔细论起来,您出生时纪年还是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尚未发生。请问,7月17这个公历生日您是什么时候用起来

杨璟“墓志铭”埋藏在地下605年的杨璟“墓志铭”碑,于2009年5月12日终于重见了天日。墓志铭花岗岩材质,周长240厘米,厚13厘米,正方形。永乐二年(1404)二月,太子少师姚广孝奉旨撰刻,铭文十一行,131个字,颜体竖写,无断句。铭文如下(标点为编者加):  “《御封追赠璟国公衣冠冢》永乐二年二月,太子少师姚广孝,奉刻:守仓河将杨璟,乃衮之十九世嫡孙,护驾腰斩灵璧,封追璟国公。妻吴氏、闫氏、施氏封夫人。子杨洪,字宗道;子杨清,号仲淋。乃生武清瀛西,封土武清。从子杨冲,御养;干子浩,已亡。免拨银两万两

祭先祖震公文震公长眠,曾为黄土。每至孤茔,心伤涕流。子孙八千万众,情何以堪?今幸潼关政府英明,辟地八十三亩,集众族人之力,重修震公之陵,三易寒暑,终告大成。维公元二零一一,岁次辛卯,菊月初一吉时,谨具清酌牲果。携四海裔孙,告祭震公列天之灵,以慰永息!昆仑鼎立,秦岭东走。龙起九州,天赐莲华。东汉名儒,圣人之出。关西夫子,名播环宇。吾祖震公,当奎娄之照临;弘农大儒,感河洛之福载。公其年幼,聪慧颖达,习尚书以明志,研经易而致知。未及弱冠,学贵五车,开学塾为槐市,教弟子逾三千。名冠东西,南北膜拜。酒藏益香,隐逸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