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录《百字排行》,是昆明大学杨大刚教授主持的弘农郡“四知堂”杨氏族史编纂委员会一九九三年排定的 (载《杨氏族谱》──贵州省分会杨大刚主编) 。从101代开始启用.通用于全国杨氏族人联宗叙辈. (101世)治家绪成章, 诗书礼振兴; 永白宣隆盛, 忠孝能连根。 祖训绍晋得,金玉爱琪真;汉承争葱茂, 丰厚勋赞明. 锦绣嗣有福, 开遐继辅政;技精通碧景, 恩泽先当敬。 高堂宜桢安, 派衍枝叶青, 树才文焕启, 同庆依维新。 宏卓益京乾, 崇云
一、三封杨侯 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姬昌驾崩,太子武王姬发继位,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封兄弟之国15人,封姬姓之国40人.公元前1103年,周武王驾崩,年仅13岁的太子姬诵继位为成王.时遇唐国有乱,报周公旦灭唐,成王正与弟弟姬叔虞在一起玩耍,姬诵便从桐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当作诏书做游戏,封姬叔虞为唐国侯.史官马上督促成王择日封叔虞.成王说我们是闹着玩的.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封姬叔虞为唐国侯,唐国在今山西太原,后改为晋.姬叔虞生二子:姬燮,姬杼.这便是历史上“剪桐封弟”的传说
董、杨两姓联宗,早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目前,这两个姓氏的联宗组织,无论国内国外,到处都有。 董杨联宗,完全是一项基于血统关系的结合??距今天约一千年以前,在福建的泉州,有一位董姓之子因故附养于杨家,并且以杨为姓,后来,这个孩子的后裔便承继了杨姓,一直没有回复原姓,等于是在杨氏的阵容中加入了董姓的血统。 为了怕以后的血统浑淆,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最初,泉州地区的董、杨两姓是互相约定不联婚,其后,便逐渐发展成为彼此亲如手足的联宗关系,并且世代相沿相袭,以迄于今。 董、杨两姓联宗的发源地
2008年10月30日-11月1日,我们一行三人到泉州,在泉州董杨联谊总会会长杨远芳先生陪同下驱车到杨、吕聚居地南安官桥社庄村及水头镇朴里村走访调查了那里杨、吕历史渊源、现状;查阅拍摄了当地杨、吕族谱、碑志等历史资料,整理成如下调查情况: 一、历史之溯源 杨氏自周至唐、宋陆续入闽,主流有三支。其中一支杨安公唐光启元年(885)从河南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长子杨逸、次子杨肃、孙子杨明珠一同入闽)。杨肃公自唐入闽后初居南安水头朴里(高美),其祖居属“秧苗穴”宝地。子孙
黄帝━玄嚣━桥极━喾帝━姬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谕━公非 ━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姬昌━姬发━叔虞━燮━宁族━服人━福 ━宜臼━司徒━籍━费生━成师━鳝━称━伯侨━文━突━职━叔向━季夙━道━忠━业 ━赞━祺━羡━惠━元━温━志━章 ┏牧━统━奇━亮━孕━渠━铉━(兴) ┏苞…┏震╋秉…┏纂━品━国━袭━隆━(结) 章╋朗…┏宝┫┗奉━敷┫┏宗━艳━司马衷 ┗款━硕━喜━敷━胤━敞┏忠━谭┫┗衡&
在潮汕平原中心地带韩江中下游,现揭东县登岗镇居住着一杨氏村落……即洋淇乡。 南宋时福建莆田莲花村石榴花巷老牌十三号,杨徽源公迁居南下时见一环水之胜地。故而定居于此。开乡创里,即现在寨内西门楼,后子孙繁衍发展为洋淇十八乡。 洋淇十八乡于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其十八乡分为…寨内西门楼
楚北四知堂随州市万和镇杨氏祠宗族一支简介 杨氏源流纪略 考自叔虞封唐,而后传及晋大夫叔向,食采于杨,因地赐姓。杨系弘农郡华阴县地,此杨氏之权舆也,汉除秦暴,混一区夏。杨喜佐高祖封赤泉候,四世生敞,相昭帝,爵安平候。尚生恽,轻财好义,殿中称其公平,爵通平候。越二世生宝,以救雀得玉环,启四世三公之瑞。子震字伯起,赤泉八世孙也,孤贫好学,人称关西夫子。及官东莱太守,暮夜却金,称为清白吏。安帝时,仕至司徒太尉,卒有大鸟送葬。顺帝感其忠直,诏以中牢祀之。震子秉,字叔节,官侍御史太
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部落政权的代称。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数据证明,中国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前九千年时就已经存在了,远不止所谓的上下五千年。二十世纪末,王大有等一批学者勇敢的投身于中国远古史的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考古并从多学科领域对远古史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理出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脉络,我们终于看到了恢复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一线曙光盘古氏
炎帝魁隗氏发祥于秦岭常羊山,兴起于赤水(今贵州赤水市)。公元前5008年,炎帝氏族向大伏羲氏族发起进攻,有许多部落投降。伏羲女娲氏政权第七十八任帝风节芒病亡。炎帝魁隗氏取代伏羲女娲氏政权,建帝都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形成了“炎帝魁隗氏”政权(公元前5008-前4766年。传6帝,记243年)。神农氏的先祖与魁隗氏的先祖同源,皆出自于少典氏。炎帝神农氏的先祖为伏羲女娲氏,世居秦岭以南的华阳地区。帝共工十五年乙未(公元前4766年),炎帝的另一个支脉,崛起于洛水流域的炎帝神农氏以讨伐叛乱为由,率中原各部
神农氏的先祖与魁隗氏的先祖同源,皆出自于少典氏。炎帝神农氏的先祖为伏羲女娲氏,世居秦岭以南的华阳地区。帝共工十五年乙未(公元前4766年),炎帝的另一个支脉,崛起于洛水流域的炎帝神农氏以讨伐叛乱为由,率中原各部落联合西征,击败了魁隗氏族,迫使炎帝魁隗氏政权第六任帝共工让出帝位。炎帝神农氏取代炎帝魁隗氏政权,建帝都于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形成了“炎帝神农氏”政权(公元前4766-前4513年。传8帝,记254年)。炎帝神农氏帝王世系http://pan.baidu.com/s/1ntA9mnn